-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课程导入:从小手的烦恼到手套的魔法演讲人
CONTENTS课程导入:从小手的烦恼到手套的魔法核心认知:手套的三重保护功能解析实践指南:如何正确与手套做朋友情感升华:手套里的爱与温暖课程总结:小手有衣,健康有依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认识手套课件
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12年的幼儿园健康教师,我始终相信:幼儿的健康认知不应停留在抽象概念,而要从他们日常接触的小物件入手,通过具象观察、亲身体验与情感联结,建立对健康行为的初步理解。今天这节认识手套的健康课,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设计——以幼儿冬季最常见的手套为载体,从功能认知到使用规范,从科学原理到情感价值,帮助3-6岁幼儿建立保护双手=守护健康的朴素认知。
01课程导入:从小手的烦恼到手套的魔法
课程导入:从小手的烦恼到手套的魔法晨间活动时,我注意到小美缩着双手站在滑梯旁,问她为什么不玩,她小声说:手冷,摸滑梯冰冰的。乐乐则举着擦破的手指说:玩沙子时石头硌到手了。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正是开启认识手套课程的最佳切口。
1情境互动:我的小手怎么了?1播放一段5分钟的情景动画:小熊冬天出门没戴手套,小手冻得通红;小兔子玩泥土时没戴手套,指尖沾了细菌打喷嚏;小猫戴了不合适的手套,跑步时被绳子绊倒。2提问引导:小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过小熊、小兔子、小猫的问题?你的小手什么时候会不舒服?(预设回答:冷、脏、疼)3小结过渡:原来我们的小手这么重要,吃饭、画画、玩玩具都需要它,但它也很脆弱。这时候,有个小卫士会来帮忙——它就是手套!
2实物感知:手套的初印象展示6组不同类型的手套(毛线手套、橡胶手套、防晒手套、防滑手套、医用手套、毛绒手套),请幼儿轮流观察触摸,提问:你摸到的手套是什么感觉?软软的?滑滑的?有没有洞洞?
结合幼儿描述总结:手套是穿在手上的衣服,有不同的布料和款式,能给小手不同的保护。
02核心认知:手套的三重保护功能解析
核心认知:手套的三重保护功能解析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先具体后抽象,因此需要将手套的功能拆解为可感知的保护场景,结合生活实例与小实验,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需要戴手套。
1第一层保护:温度守护者——对抗寒冷与高温冬季保暖实验:准备两个透明玻璃碗,一碗装冰水(模拟冬天户外),一碗装40℃温水(模拟戴手套后的手部环境)。请幼儿用一只手直接摸冰水(停留3秒),另一只手戴毛线手套摸温水,对比感受冷与暖。
实验结论:手套像小被子,把我们的体温裹在里面,冷空气进不来,小手就不冷啦!
高温防护案例:展示妈妈用橡胶手套端热汤的照片,提问:为什么妈妈不直接用手端?(预设回答:烫)
拓展说明:有些手套能挡热度,比如厨房用的橡胶手套、烘焙用的厚棉手套,碰到热水或热盘子时,小手就不会被烫红啦!
2第二层保护:卫生小盾牌——隔绝细菌与脏物对比观察:准备两团白色棉花,一团模拟没戴手套玩沙子后的小手(沾有泥土),另一团模拟戴手套玩沙子后的手套表面(同样沾泥土)。引导幼儿观察:如果不戴手套,细菌和泥土会直接粘在手上,吃饭时可能被吃进肚子里;戴了手套,脏东西就留在手套上,洗手时只需要洗手套就行啦!
生活场景讨论:除了玩沙子,还有什么时候需要戴手套保持卫生?(预设回答:照顾生病的小朋友、帮老师擦桌子、去医院)
补充案例:医生阿姨给病人检查时会戴医用手套,这样细菌不会从医生的手传到病人身上,也不会从病人传到医生身上,这就是双向保护。
3第三层保护:安全防护服——减少碰撞与摩擦No.3体验活动:提供防滑手套(如骑行手套)和普通手套,让幼儿尝试抓握表面粗糙的塑料瓶(模拟运动器材)。提问:戴哪种手套更容易抓住瓶子?为什么?(预设回答:防滑手套有颗粒,手不会滑)原理说明:有些手套表面有小凸起或粗糙的纹路,就像给小手穿了防滑鞋,玩滑梯、骑自行车时不容易摔,搬积木时也不会硌到手。安全警示:展示被勾破的手套图片,强调:戴手套时要避开尖尖的东西(如滑梯螺丝、树枝),如果手套破了洞,要告诉老师或爸爸妈妈换新的,否则小手可能会被刮伤哦!No.2No.1
03实践指南:如何正确与手套做朋友
实践指南:如何正确与手套做朋友认识手套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手套,这需要将抽象的规范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结合儿歌、游戏等幼儿喜欢的形式,帮助他们形成习惯。
1第一步:选对尺寸——手套不是越大越好尺寸小测试:请幼儿拿出自己的手套,将手掌平放在桌面上,手套平铺后对比:手指尖刚好碰到手套指尖,手腕处不勒也不松,这样的手套最舒服。如果手套太大,跑步时会掉;太小了,手指弯起来像被绳子捆住,血液循环不好,小手会更冷。
家长互动提示:在家长群发送选手套小口诀——五指对齐看指尖,手腕围度两指宽,冬天选厚春秋薄,透气材质不闷汗,帮助家庭共同掌握选手套技巧。
2第二步:穿脱有法——爱护手套从细节开始穿戴儿歌:
小手套,铺铺平,
大拇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