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章撰写方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评文章撰写方法

;目录;一、前言;二、网评文章的概念和要素;(二)构成要素

1.个人原创。网评文章是文章作者的思想、智慧、观点的原创作品,作品知识产权为个人所有,文责自负,有关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与任何单位组织、网站报刊无关。

2.紧扣时政。一般的时事新闻“热度”只有1-3天,所以要注重时效性,密切关注新闻,尽量“今日新闻今日评,抢先评,抢先发表”,才能提高投稿采用率。

3.主题鲜明。大主题方面,我们重点围绕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党风廉政、作风效能、群众工作等日常工作,以及上级安排布置的重大热点事件的约稿专题。小主题方面,就是我们的评论选题要有新意,突出评论某一小的方面。

4.导向正确。文章必须观点正确、导向性好、可读性强、针对性强,有一定影响力,对网络舆情有正确引导作用。

5.结构完好。一篇网评文章,应该有一个独特醒目的标题、一段评论对象的引言,一篇论述完整的正文,一段归纳观点的结尾。文章字数以1000字左右为宜。

6.媒体发表。媒体主要包括各大网站(不包括论坛社区)和各大报刊。媒体采稿是检验网评质量的标准。一篇网评文稿投稿后,3天内未见采用,一般属于“死稿”。采稿或转载的媒体越多,说明影响力越大,这是对文章质量的肯定。

;(三)分类

一般可分为理论评论和新闻评论。但从撰写目的上分类,可分为四类:;三、网评文章的作用和意义;四、网评文章的撰写和发表;(二)撰写技巧;2.时效

评论不同于散文,不同于杂文和学术论文,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此时就应以最快的速度予以评说,把握主动权,往往效果事半功倍。这样,也可以培训作者的敏锐感,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势和变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一些过时的,或者过气的人或事进行评论(除非这件事热度不断,每天都有相关的进展,如华南虎照事件),也很难再起激发网民的阅读兴趣,因为互联网上,网民每天都在不自觉地寻求新的评论热点,一般热点事件很难超过三天,写得再好恐怕也无人问津。;3.语言

传统媒体的评论文章,结构合理,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段落清晰,但这种文章有些“八股”。互联网有草根属性,带有强烈的逆反心理,由于网络的发展,一些类似于“火星文”的文字和符号,开始成为网络传播的标准,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风格与技巧,在用词上也不讲究,贴近网民用语,幽默诙谐,网民喜欢看,在看的过程中,慢慢接受作者的观点,这样文章就能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有一次,国新办发言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说到中国的互联网“很好很强大”,就受到网民的关注,让网民倍感亲切。;4.结构;小灰灰:官员公款“炫富”为何屡禁不止?

发布时间:2013-07-1911:22???来源:荆楚网

近日,网络传出广东省珠海市烟草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豪掷120多万超标购买3辆最高配置的汉兰达轿车的举报帖,昨日,新快报记者奔赴珠海市,多方走访、详细调查后了解到,该举报帖的内容属实。新快报记者后几经辗转,联系到珠海市烟草局局长李东华,后者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承认“用车违规”。(7月19日新华网)

官员配豪车已经不是第一次吸引大家的眼球,诚然广东省有钱财力雄厚,烟草局也是个垄断机构,但再有钱也不能这么糟蹋。母庸讳言,官员超标配车,配豪车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就连某些国家级贫困县的官员都要打肿脸充胖子,何况我富得流油的经济特区垄断机关呼。

车辆不过就是一种交通工具,但现在一些人把车辆看成身份的象征,给交通工具贴上等级的标签,认为坐豪车才显档次,有面子,实际上这是一种利用公权来满足自己攀比心理,的公款“炫富”行为。

这种公款“炫富”行为屡禁不止,一是官员的享乐主义思想在作怪,官德丧失。身居官位却不思为民办事,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坐豪华办公室、修气派办公楼、配高档小轿车、吃名贵烟酒茶,等等各方面都要力求奢华。二是惩处力度不够,对滥用公款的行为有较大的容忍度。在传统的腐败观念认识中,只要官员不把公家的钱揣入自己的腰包似乎就不算腐败,也出不了大事,因此,公款吃喝、超标配车现象屡禁不止。因为,这在官员们看来都是小事一桩,是作风问题,最多被领导批评批评,自己检讨检讨,隔靴搔痒式的处理起不到任何警示意义,就算顶着上头一顿臭骂,高档餐终究是吃进了肚子里,豪华车终究也座到了屁股下。

作风建设无小事,作风建设关乎党风、政风,人心向背。希望有关部门对官员公款“炫富”行为从严查处,“杀鸡儆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让思想跑偏了的干部能及时悬崖勒马,规规矩矩“依法办事”。

;(二)怎样发表网评;2.投稿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5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