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第6课《插秧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诵读和赏析《插秧歌》,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语言运用能力。(重点)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发展批判性思维,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
3.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画面美和情感美,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对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重点)
4.了解杨万里的生平及作品,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句唤起了我们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今天,让我们怀着这种童真的心情,跟随杨万里走进他描绘的另一幅生活图景——《插秧歌》。
【背景介绍】
作家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并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文体知识
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
其特点是:
①幽默谈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说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
②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③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
当然,诚斋体也有缺点。他的诗取材琐细,较少反映社会现实,气、意境都欠阔大,也有一些浅薄无聊之作。但诚斋体的出现,给笼罩在江西诗派风气下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为宋诗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时代背景
淳熙六年(1179),杨万里结束了在常州的官职,踏上返回故乡吉水的旅途。途经衢州之时正值农忙季节,见到农民们繁忙劳作景象的场景触动了诗人的心弦,《插秧歌》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创作完成的作品。(生:想象那段时间的历史氛围,以及诗人当时的所见所感)
【整体感知】
字词积累
兜鍪(dōumóu)、蓑衣(suō)、肩胛(jiǎ)、渠(qú)、朝餐(zhāocān)、霎时(shà)、莳田(shì)、遍(pán)
解释词语,明确诗意。
兜鍪:古代士兵戴的头盔;这里比喻斗笠。
肩胛:肩膀后面接近颈部的部分。
渠:代指第三人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他/她”。
朝餐:早餐或进食早餐的行为。
半霎:短暂的时间间隔。
莳:种植或者移栽幼苗到田地中。
遍:全面覆盖的意思,在这里形容稻田被完全种满的状态。
照管:照顾管理,特别是针对家禽等物品的照料。
疏通诗意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文本探究】
1、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分析农夫这一人物形象。
明确:
诗中的农夫是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忘我劳作的农人。
面对家人的呼唤,农夫“低头折腰”,继续劳作,甚至连抬头的功夫也没有。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塑造了一位无暇饮食、时时尽力、忘我劳作的农民;最后两句用极富生活气息、生动朴实的农家语言勾勒出一位勤劳质朴、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作者通过塑造农夫这一形象,赞美了广大勤劳淳朴的农民,同时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2、感受“手法美
①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②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
③细节描写。农妇呼唤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头也没抬,手里只顾继续插秧,口里却答非所问,说:“刚刚插好的秧苗根还没有长牢,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上好课】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利剑海天落 一着耀国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古诗词诵读《静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老子》四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23《月光曲》第2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docx
- 阅读7两件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和.docx
- 2《大战中的插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12《拿来主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024)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3《“探界者”钟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1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7《兼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2《大学之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2花的学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docx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2005-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627物理化学B考研考研真题.pdf VIP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抖音_快手DOU+、粉条等推广工具使用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中外幼儿教育名著导读(第二版).pptx VIP
- 【课件】Unit2ReadingandThinking课件人教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2025年互联网营销师知识付费平台(得到、喜马拉雅)公域引流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多语言任务的多教师知识蒸馏模型融合协议与轻量结构分析.pdf VIP
- 《唐雎不辱使命》习题带答案 .pdf VIP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电工与电子技术》第16章 线性直流稳压电源.ppt VIP
-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轨车辆维护与检修技术规范》DB11T 2390-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