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正大气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本溯源正大气象

4月29日,备受人们关注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山西展区)行书、草书作品展在山西省展览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三大展区的压轴之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山西省书法家协会承办,山西省展览馆协办。

举办此次展览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更好地传承传统书法艺术、赓续书法文脉,推动山西乃至全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展览集中、全面地呈现了近五年来全国行书、草书的发展状态与创作成果,作品中既有对传统帖学一脉的守正出新,又有对碑帖融合的创新探索。可以说,从技法形式、文本内容、思想审美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深入传统,立足时代,稳步前行。

与以往的全国书法篆刻展(简称“国展”)不同,第十三届国展按照“全国书协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和“上下联动、协同运行、赋能基层、服务书家”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地方和行业团体等39个书协(选区)的组织优势。山西省书协由于发动充分、专家指导得力、作者参赛踊跃,在全国39个选区中山西省投稿数量(3543件)排名第一,初评入围作品数量(349件)排名第六,终评入展40件(比第11届、第12届国展入展数量之和多4件)排名第九,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此外,本届国展更注重古与今、传统与现代、学术与艺术的总结与展望、对话与交流,展览经过备方面的筹备后,呈现出当代书法创作和地域书法资源及学术讨论相互辉映的展览特色。山西展区在展出行书230余件、草书180余件及全国名家邀请展58件作品的同时,推出了“真山正源——傅山书法艺术展”“魏碑溯源——平城时期魏碑书法艺术展”“盟书墨源——侯马盟书文字艺术展”三项学术专题特展,挖掘三晋书法特色优势,激活用好山西“原生态”书法资源。这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当代行书、草书创作的整体风貌,而且为当代书法溯源探脉、鉴古开今、汲古出新,推动书法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源泉。

回归传统,取法多元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而不断,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对传统和传承的重视。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样注重对传统的传承不辍。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书协为扭转“时风”之弊,大力倡导“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书法创作、评审理念,在评审机制上不断探索、改革,有力地扭转了长期以来“学评委”“学获奖者”等取法今人的风气和“书风趋同”现象。纵览本届国展入展的行书、草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当下的行书、草书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回归传统和多元取法。

首先,作者对经典行书、草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继承,不仅对传统的行草书技法有深入的继承和开拓,而且能在纵向上取法融合,把传统帖学精神和时代审美相结合,呈现出鲜明的古典传统和时代特征。如本届国展入展的小字行书、草书作品以帖为宗,主要以二王、孙过庭、怀素、米芾、苏轼等经典的面貌呈现,它们皆用笔率意娴熟,点画精到,笔墨流丽,在洒脱畅达之中不失法度之精严,表现出对传统二王帖学一脉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大字行书、草书主要取法于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倪元璐、张瑞图、王铎、何绍基、赵之谦、于右任、康有为等,它们主要以碑入帖,多用笔沉实朴厚,笔墨酣畅淋漓,不拘泥于一点一画之精巧,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于轻重缓急、纵横争让之中尽显摇曳跌宕,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中尽显狂放不羁,雄浑苍茫而不失帖之文雅,表现出对行草书精神与当代审美的深刻参悟和大力拓展。

其次,作者对行书、草书传统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他们的取法不再局限于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苏轼、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王铎等一家一帖,取法二王、孙过庭、黄庭坚、赵之谦虽然仍层出不穷,但总量上与往届展览相比的确少了许多,而呈现出从行书、草书发展史的角度进行纵向、多元的取法。本届国展中的行书、草书,除取法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何绍基、赵之谦等经典外,取法杨凝式、董其昌、张瑞图、倪元璐、徐渭、傅山、康有为、于右任、王遽常等作品也不胜枚举。此外,欧阳询、杨维桢、沈曾植及汉晋简牍、残纸、砖瓦等草体也成为当下行书、草书的取法对象,并吸取篆隶、北碑元素,融碑铸帖呈现出多元的行书、草书取法和创作风貌。本届国展入展的行书、草书作品,如杨洪伟、徐乐敏等取法欧阳询,孙超取法徐渭,赵永红、敖启权等取法于右任,谢兴华、陈阳静、文达、唐绍禄、王墉等取法简牍砖瓦草体的行书、草书作品,取法除囊括晋唐、宋元明清名家外,还包括了汉魏简牍草体、近代碑帖融合名家等诸多领域,呈现出多元取法的时代特征。

回归书写,作书式微

书法艺术以追求自然与本真为最高境界。随着日常书写的消解,书法已然成为追求形式表现的“纯艺术”。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