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项羽火烧阿房宫”质疑 【作者】吴海英 【关键词】阿房宫??《史记》??误传??考古发掘? 【指导老师】项福库 【专业】历史学 【正文】引????言杜牧《阿房宫赋》中“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以这八个字对充满着神秘色彩的阿房宫作了最后的交代,但这八个字却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关于阿房宫被火烧的传说就这样代代流传下去。近年来,为了加强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房宫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队。经过严密的试掘、发掘工作之后,却得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阿房宫未建成,项羽亦没有火烧阿房宫。一、阿房宫建而未成(一)建筑工期分析秦阿房宫是秦王朝拟建的政令中心,由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遗址在今西安市以西13公里的古皂河西岸,西到古秦池,南接西周帝王之都丰镐故址,与秦都咸阳隔渭河相望。而这座被喻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究竟有多大?《史记》有这样关于阿房宫的最初规划规模的记载:“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1]秦始皇他人到晚年,难免想留下超越短暂生命的恒久,他没有德行文章可以传于世,功业建筑就成为了他对恒久的寄托。于是,公元前212年,始皇帝以咸阳人口太多,先王的宫廷太小为借口,下令在渭水南面上林苑中营造——阿房宫。而秦代一步约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一尺约合0.23米。如此算来,阿房宫前殿东西大概宽690米,南北进深约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单是前殿规模就如此宏伟,阿房宫整体规模之大是可想而知。且阿房宫的设计构想,仿照天象星宿,追求古今天下第一,威势磅礴,壮丽辉煌。《三辅皇图》载:“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已建成的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阁道逶迤相属,工程之浩大可谓前无古人。据司马迁记载,当时“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史记?秦始皇本纪》),形成以咸阳为中心,遍及渭水南北,函谷关内外的宫殿群。正是因这诸多史料的记载,使后世的杜牧大胆的构思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诗句,这种说法虽夸张,却也说尽了阿房宫工程的庞大浩瀚,其规模之宏伟。秦人的规划都是大手笔的,“法天则地”是秦人进行城市规划的一条重要原则,当初规划其都城咸阳时就设想与天上的紫薇宫对应,“表落以为秦东门,表千以为秦西门……”,如此宏大的规划今人是无法想象。作为秦王朝的朝宫,即行政中心,拟建的阿房宫,其规划无疑不会太小。可实际上,阿房宫的修造过程并不顺利。(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阿房宫,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2]这说明阿房宫是从始皇帝三十五年开工修建。秦朝征调受过宫刑和其他罪犯七十多万人分别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并说明秦始皇时阿房宫没有建成,等建成后另外选个好名字来命名它。而三十七年七月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阿房宫的修建工作停止,全部人力调去修建陵墓。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埋葬秦始皇的骊山陵的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而此时的阿房宫工程已停工了7个月。为了实现先帝的遗愿,秦二世从陵墓工程中抽出部分劳力继续修建阿房宫——“复作阿房宫”[3]。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自杀,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就寿终正寝了。这样算来,阿房宫的修建工作前后最多为四年,若除去因覆土骊山暂停的7个月,阿房宫按计划有规模施工的时间前后是两年零七个月。仅就前殿54万平方米的台基来看,像阿房宫这样规模的建筑,在当时条件是不可能完成的。确实,从工程角度去看,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或许是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但是要按照当时宫殿建筑整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将宫城、宫殿、苑囿及其相关的设施,都要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只凭秦始皇至秦二世期间四年施工工期,两年零七个月的建设,又能够形成多大一点有效的工程量。巨大的夯土台基,精美的栏杆底座,主殿所需梁柱巨木,建筑造型的精美斗拱,室内外的油漆彩画,奇花异草,玲珑怪石,构成阿房宫建设的所有技术要素,只凭这点施工工期是难以完成的。此外,班固在《汉书?五行志下》中,十分肯定地指出秦王朝在阿房宫未完成就灭亡了:秦“复起阿房,未成而亡”,这是秦朝未完成阿房宫修建工程的最可靠,最明确的文献资料。南宋程大昌在其《雍录》中说阿房宫,“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万丈旗者,乃其立模。期使及此”。就是说,阿房宫还仅仅停留在“期望”的层面上。阿房宫的规模宏大、雄伟壮丽、素有“天下第一”的美誉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