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浅谈土家族哭嫁歌的社会价值 【作者】刘 柳 【关键词】土家族??哭嫁歌??社会价值? 【指导老师】刘向阳 【专业】音乐表演 【正文】一、引言土家族(土家语为“毕兹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有人口802万人,在全国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土家族人除歌、舞之外,也十分喜爱曲艺。在这样一个有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的少数民族,人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谱写了一串串有民族特色的音符,也创造了许多有巨大艺术价值的民族文化。在众多土家族的艺术瑰宝中,哭嫁歌便是便是其中一个独具特色和历史意义的文化景象。?尽管土家族于1956年才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但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渊源,却十分悠久。关于族源的问题,有数种说法,胡挠于其文章《试论巴人与土家族的关系》曾列举这些说法:“一种是以巴人为主体说,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定居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巴人,融合了其它的一些族类而成;一种是以当地土著为主体说,认为土家族是湘鄂川黔边境的土著,融合了巴人而形成的;一种是以乌蛮为主体说,认为隋唐之际,一支乌蛮进入这个地区,融合了土著、巴人而形成的。”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习俗民歌。姑娘在出嫁前一个月里,要唱《哭嫁歌》,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按照习俗,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到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哭嫁歌”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音乐特征。一方面,哭嫁歌的风格中必含有哭、歌和语三种元素。歌者逢歌必哭,哭到悲处,歌与语言混为一体,用带着语言声调的歌声“哭唱”诉说切身的苦恼,这显出“哭嫁歌”独特的音乐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哭嫁歌是以口头传播,其传承过程体现了土家族“口述传统”的特色。而从哭嫁歌的内容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土家族的风俗、伦理和宗教。长期以来,土家族于其聚居之处,以本地人自居,固此自称为“华兹卡”,而称汉族为“客家”。加以他们奉行“土司制”在清朝四百多年,严守“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禁令,因此当时土家族的文化风俗得以较完整的保存。这种情况维持至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后,土家族的文化便受到重大的影响。雍正五年(1727年)及十三年(1735),清廷分别废除了湘西和鄂西的土司制度,实行“流官”制,直接派朝廷官员取代世袭土司及土官的职权,并取消了“汉不入洞、蛮不出境”的禁令,允许土汉人民自由交往,此一措施促进了两族人民交流及团结自有其正面作用。与此同时,雍正颁下革除土司陋例二十一条中,也有将满清的风俗加于土家族的,例如:“保靖土人宜令剃头”,“服饰宜分男女”等。此外如鹤峰州第一任知州毛峻德禁令中明定:“至于选婿,祖父母、父母主持之,不必问女子愿否。或女子无耻,口称不愿,不妨依法决罚。一语聘定,终身莫改。”之前土家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恋爱的风尚,便一改为由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正是由于这种封建买办婚姻制度,深深的影响了土家族的风俗活动,以致于土家族在进行一些风俗活动时,特别是在土家俗的婚礼中,哭嫁歌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数千年以来长住山区的民族,又因历史政治因素,土家族曾因与世隔绝,而在语言、风俗、信仰以及有关音乐方面自成系统,其中音乐文化更与生活习惯和信仰有密切的关系,互相影响。但随着“改土归流”的历史变故,土家族在被动的情况下与外界接触,因而其文化细想系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这一前提下,一些重大的风俗及其中运用的音乐,也不免受到影响。但这种影响到底有多深远?对土家人来说又有何种意义?而哭嫁歌将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时代在变迁,如今土家族的哭嫁歌不再仅仅是用歌声来诉说土家族妇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命运和对自己亲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土家文化的传承和哭嫁音乐的独特艺术价值。无论是从哭嫁歌的独特音乐形式上来看,还是从哭嫁歌的文化内涵来看,对其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研究都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并且通过对土家族哭嫁歌的研究能进一步呼吁更多的人们能关注和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学习哭嫁歌中所体现的一种孝义的美德。二、哭嫁歌的起源和艺术表演形式﹙一﹚哭嫁歌的起源“哭嫁歌”始于何时,到现在还没有确切史料证实。但它最早出现的文字根据,是在清代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竹枝”词中:“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另外,清末民初《永顺县志》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操作系统》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质押黄金合同协议.docx VIP
- OMRON欧姆龙J780说明书.pdf
- 私法英语表达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装饰公司各岗位职位说明书.docx
- 充电桩安全保护措施.doc VIP
- 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附解析.doc VIP
- 单级单吸离心泵拆卸.ppt VIP
- (正式版)S-H-T 1844-2024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痕量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测定 气相色谱-氦离子化检测法.docx VIP
-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JGJ T 429-2018)解读3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