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试论汉代察举制的儒家性 【作者】唐 亚 【关键词】汉代?察举制?儒家性???? 【指导老师】易 彪 【专业】历史 【正文】在我国历史上,国家选拔官吏是从战国开始的。春秋以前,是贵族世卿政治,做卿、大夫的都是世袭的贵族。战国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加强其政治基础,调节内部关系,逐渐打破了各级官吏的世袭制度,而采用选拔制度。这样,从战国时期开始,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经秦政至汉政,越来越注重官吏选拔,察举制形成于汉高祖时期,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完善于东汉时期,贯穿了整个汉朝。从其内容观之,察举制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儒家思想作为汉朝的独尊思想,在其选官制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一、察举制的概述察,原意为“细着,调查”之意。《后汉书?班彪传》有:“后察司徒廉,为望都长。”李贤注:“察,举也。”察举就是考察后予以举荐。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经过考核,委以官职。[1]它形成于汉高祖时期,确立于汉武帝时期,完善于东汉时期。其产生及演变具体情况如下:高祖至景帝时期是察举制的形成时期。由于汉朝初建,选官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严重的弊端。于是刘邦于公元前196年发布了一道要求各地举荐“贤士大夫”的诏书:“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窿病勿遣。”[2]此诏书的颁布,正式拉开了推行察举的序幕。据载:“高后元年二月,初置孝悌力田二千石者一人。”[3]“孝悌”、“力田”开始被定为察举科目。察举科目出现贤良、廉吏却是在文帝时期。文帝前元二年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前元十二年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4]汉武帝时期是察举制的确立时期。汉武帝即位后,有学者对汉朝以前的选官制度即“军功”选官、任子、赀选等展开批评。董仲舒对推行贤人政治提出了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5]武帝采纳他的建议,于公元前134年首次颁布了要求各郡国举孝廉的诏书。然而,这一诏令的实施并不顺利,因为汉承秦制,一些有察举职责的官员因为害怕举人失当而受罪,所以态度并不是很积极。于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28年又下达诏书,要求各地诸侯和郡守必须向朝廷及时举荐贤良,否则将议罪惩处:“(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雍于上闻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不举孝,不奉召,当以不敬伦;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6]于是在武帝的大力倡导下,察举制逐步确立了起来,在这一时期,察举制的内容主要为两个科目:一是“孝者”,“孝者”原指孝敬父母,尊敬长官者。二是“廉者”,廉吏的标准是地方官吏中廉洁不贪者。廉者和孝者的资格有所不同,后者出身于平民,前者则是现任官吏。东汉时期是察举制的完善时期。东汉前期的统治者对察举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主要表现在:第一,调整察举孝廉的名额。西汉时规定:察举孝廉以郡国为单位,不论郡国大小,人口多少,每年每郡国举孝廉二人。东汉时对此做出了调整,汉和帝下诏:“时大郡口五、六十万人举孝廉二人,小郡口二十万并有蛮夷者亦举二人,帝以为不均,下公卿议,(丁)鸿与司空刘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帝从之。”[7]规定以人口多少为孝廉察举的比率。永元十三年,汉和帝针对名额偏少的情况又作了修正:“诏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8]第二,扩大察举对象的范围。汉顺帝阳嘉元年,新增了两条:首先,被举荐为孝廉的人年龄一般不能小于40岁;其次,察举资格的扩大到两种人:一为诸生,即中央“太学”与郡国学的生徒;二为文吏,即地方政府机关人员。“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宜协风教,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壮’。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牍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形,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颁下郡国。”[9]第三,对“孝廉”进行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的综合考试。“琼以前左雄所上孝廉之选,专用儒学文吏。于取士之义,犹有所遗,乃奏增孝悌及能从政者为四科,事竟施行。”[10]这是对“察举”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大大改变了“孝廉”的成份和汉代人才选拔的标准,提高了察举的行政能力。在汉代,察举制有着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兵法大典 《百战奇略》.pdf
- JT-T-971-2015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docx VIP
- Sharp夏普数码复合机用户使用手册 BP-C2021X C2021R C2521R(20).pdf
- 宝峰UV5R对讲机说明书(打印版).docx VIP
- 钢柱、钢梁、钢结构制作安装.pdf VIP
- xx售楼中心、样板间、会所物业服务方案.doc VIP
- 2025年贵州贵阳乌当富民村镇银行招聘客户经理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初级钳工试题及答案钳工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一张奖状的动力(1).doc
- 框架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