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试论大陆新武侠小说的新变 【作者】陈力思 【关键词】????大陆新武侠??独特的创作群体和读者??武的创意??人的关怀??雅俗观念的冲击; 【指导老师】蒋建强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陈平原说:“世人之谈论‘仍然健在’的传统中国小说,很容易举出武侠小说作为代表。”[1]武侠小说及其文化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文学类型。但从金庸、梁羽生于1981年、1984年相继封笔,古龙于1985年撒手人寰,这一系列事件,宣告了中国“新武侠”小说黄金时代的结束与“后金庸”时代的开始。1987年温瑞安自称武侠“现代派”,1989?年黄易辞职从事写作,在90?年代再造了一个新武侠高潮,但到90年代末这个高潮又告平息。从金庸到“后金庸”,新武侠具有文化转型的意义。60年代前期,金庸的“人性”标志着梁羽生“正义”模式的淡出。60年代中期,古龙的“新派”标志着民国旧武侠模式在台湾的淡出,但不可否认的是,武侠小说在金古梁之后走向了一种低潮和没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还记得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刚刚接触到金庸武侠小说时的景象,“读完后,感觉很绝望,武侠小说写到这种境界还怎样去超越?”[2]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说生在金庸时代的武侠读者是幸福的,而后金庸时代的武侠作者是绝望的。由此可见,武侠风格的转型已不仅是个人创造力的问题,而是武侠文化资源在港台已呈枯竭之象,这就预示着,武侠的再一次转型,不仅将是风流人物的大浪淘沙,更是一个大的文化类型的变迁,包括空间的转移。从港台转向大陆,并在大陆开始复兴。与当下时代文学的边缘化同步,武侠小说的沉寂并不代表武侠文化的沉寂,90年代以来,我们既有了随处可见的知识普及时代的武侠日常隐喻,也有了丰富多彩的大众读图时代的武侠影像奇观和动漫电玩,还有了弥漫充溢的数字时代的武侠网络评论和小说原创。武侠的新时代已经呼之欲出。尤其是传统纸媒在现代电媒的成功面前,必定会作出积极的回应。1999年上海《大侠与名探》文丛创办,2001年武汉《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2002年郑州《热风?武侠故事》、武汉《中华传奇?大武侠》创刊,2004年武汉《新武侠》创刊,形成了武侠文学的再一次复兴。2004年,西南大学的韩云波和《今古传奇武侠版》半月刊共同提出“21世纪大陆新武侠”的概念,简称大陆新武侠。武侠在大陆的复兴,呈现了与港台武侠不同的文化景观。并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概念,也正在形成其理论内涵,已经涌现出来的一大批优秀之作,例如凤歌的《昆仑》,步非烟《武林客栈》,时未寒《偷天弓》,沧月《镜双城》,施定柔《迷行记》,韩寒《长安乱》,萧鼎《诛仙》,沈璎璎的《琉璃变》等等。大陆新武侠的创作目前还没有出现够资格一统江湖的“武林盟主”,而处于“乱世英雄”的纷纭格局,这可以说是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不受任何压抑的良好的创作环境。这使作家们拥有了一个自由创造并且广泛理解的文化环境。因此,他们可以更加潜心于武侠各文类要素的提升,较为重视从故事、结构一直到语言文字的全方位的小说要素的营造,并注意形成具有特色的个人风格与武侠理念,形成了一种在整体上不同于港台新武侠小说的新的武侠风格。一、独特的创作群体和读者第一、成长于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大陆新武侠小说”作者把文学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呈现个人化、反主流的边缘文化特征。相较于港台多是自学成才的文学青年,这些作者大多生长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大都市,从小受到外来的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一般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其中很多人是学理工科的,有的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例如:沧月,原名王洋,79年生,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建筑系毕业;沈璎璎是天坛医院的医学博士。他们写武侠小说决不是要写“武侠”的小说,而是借武侠小说特有的情境和武侠人物特有的身份,在恩和仇、爱和恨、必然和偶然、规矩和放纵之间直接逼问人的本性和本能,从中搜寻其存在的意义。他们都很明白武侠小说要说故事,也都善于编织情节。在寻找自我和身份辨认之中,把平常之事转换成不平常;在对抗之中写事件的突变,从而加强情节的张力(时未寒);在神秘的气氛中构造诡异,在自然之中推崇超自然(步非烟).如果说原来的文学体制和武侠小说形态过于“专业化”和“精英化”,那么,这些“后武侠小说”作者更趋于“业余化”和“个人化”,其作品也更社会化、世俗化。在这样的作品中,看不到厚重的历史感和真实的现实感,很多只是个人化的情感展露和文化想象。在这些作者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女性作家的加盟。《今古传奇武侠版》2003年第17期推出的“今古八艳”狼小京、优客李伶、沧月、沈璎璎、斑竹枝、萧如瑟、李歆、楚惜刀,就是大陆新武侠女性作家群的主要代表。在2004年《今古传奇武侠版》的评奖中,“首届大学生武侠文学奖”获奖者10名,其中女性4名,沧月、步非烟、沈璎璎、糖小小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