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2 卷第5 期 数 学 教 育 学 报 Vol.22, No.5
2013 年10 月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Oct., 2013
2013 年数学文化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纪要
黄友初
(华东师范大学 数学系,上海 200241 )
中图分类号:G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894 (2013 )05–0099–03
全民教育体制下,学生为了升学而学数学的动机将会降 学文化面面观.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张维忠教授做了题为“ 数
低,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性和数学课程的趣味性将成为 学文化的内涵与教育价值”的报告,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所
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数学教育情形中 ,数 的李国伟教授做了题为“ 数学文化与数学思维” 的报告,台
学文化将会扮演更重要角色.在此背景下,2013 年6 月21 湾国立高雄大学的黄文璋教授做了题为“ 数学与不确定性”
—22 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举办了2013 年数学 的报告之后,3 位专家和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主持人林孝信
文化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由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教授,就数学文化的定义、内涵和价值做了探讨,并回答听
科学教育处数学教育学门主办,台湾国立勤益科技大学和台 众的提问.茶歇后,进入了第二个专家论坛,主题为数学文
湾中央研究院数学所联合承办.会议邀请了数学史与数学教 化融入课程的策略与挑战 .在来自挪威奥斯陆大学的
育关系国际研究群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n the Helmer Aslaksen 教授做了题为“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for
Relations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Pedagogy of Mathematics, integrating mathematical culture in teaching” 的报告,台湾中
简称HPM )前主席,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Jan Van Maanen 央大学的单维彰副教授做了题为“ 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的
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的Helmer Aslaksen 教授,华东师范 策略与挑战”的报告,台北医学大学的英家铭助理教授做了
大学的汪晓勤教授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张维忠教授等 4 位大 题为“ 作为通识课程的数学:医学大学中的尝试”的报告后,
会报告专家.此外,与会的还有来自温州大学的黄友初副教 3 位专家和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主持人洪万生教授就数学
授,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陈建平副教授,以及包括李国 文化在数学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回答听
伟教授、洪万生教授、林孝信教授、刘柏宏教授、杨德清教 众的提问.论坛结束后,中途没有休息紧接着进入第一天的
授、黄文璋教授、陈宜良教授、梁淑坤教授等台湾著名学者 综合座谈.首先由会议承办单位之一的国立勤益科技大学校
在内的台湾各大学教师、中小学的教师和大学生. 长赵敏勋教授致辞,然后是国立勤益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院长刘柏宏教授介绍了会议的目的,并就数学文化和数学教
1 研讨会议程
育谈了几点想法.
在两天的会期中,一共安排了4 场专题演讲(Keynote 6 月22 日的会议流程和前一天基本一致,上午由浙江
Speech )、4 场专家论坛(Discussion Forum )和两个综合座 师范大学的张维忠教授进行第三场专题演讲,题目为“ 中国
谈(Plenary Discussion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