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中医药 2011年9月第6卷第5期
论阴火的病理实质及其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文 家 慈
(四川省苍溪县中医院,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解放路西段531号,628400)
摘要 李东垣首倡 阴火之说 ,引发 了医学界长期的争鸣,迄今仍未有定论。作者循李氏原意,就阴火说的学术渊源、产生机理、
动态规律以及对临床 医学的学术价值等进行了探讨,指出阴火说是用以阐释脾 胃内伤,气虚发热机理,指导辨证论治为主要对
象的学术理论 ,阴火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极大的丰富了临床 医学。
关键词 阴火
OnPathologicNatureofYinFireandImpactonClinicalM edicine
WenJiaci
(TCMHospitalofCangxiCounty,Add.:No.531,J~/ngRoad,Lingfiang,CangxiCounty,SichuanProvince,Postcode:628400)
Abstract Yinfiredoctrine,haslongbeencontroversialsinceitwasfirstproposedbyLiDongyuan.Strictlyfollowingtheoriginaltheory
ofLi,theauthorinvestigatedyinfire’Sacademicsource,mechanism ,dynamicrules,andclinicalapplication.Yinfiredoctrinestudies
thediseasecausethatischaracterizedbyinternaldamageofspleenandstomach,feverduetoinsufficient qi.Yinfiredoctrineenriches
knowledgeofclinicalmedicineonboththeoreticalna dclinicalrespects.
KeyWords Yinfire
金元时期,李东垣首倡阴火之说,引发医学界长期 盎然,阳生阴长;升已而后降,经肺通调,下输膀胱,象
的争鸣,历代名家对阴火提出了l0种不同的见解 J, 征秋冬令行,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
迄今仍未有定论。笔者详究 《脾 胃论》,初步认为,阴 阴气降沉,万物凋谢,阳杀阴藏。然谷气的运转必须是
火是脾 胃内伤整体性病理认识论的产物,李氏从整体 先升浮而后降沉,先行阳道,后行阴道,而不失先后之
性阴阳消长转化立说,而人们习惯地从单一的脏腑、或 序、譬之宇宙纪年,时立气布始于春而夏而秋冬、反之
气、或血、或经络、部位、火热等方面去审视,持论殊途, 失时违化则遽变胜复,引发生态 自然灾害。如谷气不
自生困惑,以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盖李氏据脾 胃内 升反降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不仅使脏腑经络皆失禀少
伤实际,本天人相应法则,以升降浮沉理论为纲,以谷 气而俱衰,还使气血资源沦为废料,精反为浊,成为新
气不升反降为切人点,以 “阴盛阳虚”为内伤病理的高 的病理因子,进而使阴阳升降紊乱,变生百病。人体这
度概括。随着阴阳消长转化,阴盛上乘阳分,阳伏阴中 样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的生命活动与病理变化,就可
化火,李氏遂有 “阴中之火”“阴血伏火”l2J‘阴‘中之伏 以用升降浮沉的运动形式加以概括。李氏正是以升降
火” 等说,简称阴火。它是一个病理概念,而不是独 浮沉理论为基础,抓住谷气不升反降为病理切人点,对
立的病变实体,也不等同于脏腑偏盛之火热。它涵盖 脾 胃内伤病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在 《脾 胃论 ·脾 胃
中、下焦阳气和多个火热敏感的脏腑经脉。笔者概其 盛衰论》中,开宗明义的指出:“饮食不节则 胃病 ,胃病
机理为气虚阳郁之火热,兹循李氏原意,就阴火说的学 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
术渊源、产生机理、动态规律,以及对临床医学的学术 … …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倦怠嗜卧,四肢不收,大
价值等进行探讨。 便泄泻……大抵脾 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
1 阴盛阳虚的特定病理 不行,五脏之气不生,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无力,是为骨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