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辉煌 的历程
河南戏剧六十年
● 刘 景 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河南戏剧获得了新生。六十年时光流转,一个 “花 甲子”,天地运行的一个
小周期,自然少不了遭遇风风雨雨,少不了迂回,甚至倒退。但是,这仍然是河南戏剧最辉煌的时期,是注重满足民
众需求、不断调整继承和创新关系、多样化发展的奋进历程。
一 、 六 十 年 的发 展 脉 络
新中国建立前夕,河南戏剧极度困难,不少班社在战乱中散班,尚存的部分团体难以正常演出,一些名演员也
只好到处跑高台换取温饱。为吸引观众,戏剧只好在机关布景上大做文章,有些剧 目甚至先有机关布景,再依据布
景设置人物,构织情节。到了解放前夕,像豫剧这样全省流行的大剧种,职业班社所剩无几;越调、二夹弦、道情等,
濒临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府扶植了一些危困戏班 ,组建了一些新剧团。如 1949年底至 1950年底,仅南阳地区
收留流散艺人重新组建的剧团就有 9个,如师岗宛梆剧团、唐河县新新 曲剧团等,至 1952年,河南职业剧团发展
到 152个,是 1949年的两倍半。此外,各地还活跃着为数众多的业余剧团。
1951年开始的戏 曲 三“改”,提高了艺人的思想素质和艺术水平,改善了戏剧团体的运行机制,一大批内容健
康、形式新颖、观众喜闻乐见的剧 目迅速立于舞台。1953年,全省创作、改编、整理的剧 目已有300多出:洛阳五月
剧社一年内演出新剧 目26出,217场,其中 《闯王进京》连演5O多天,《九件衣》连演 7O多场;河南人民剧团的
《白蛇传》在郑州市连演48天;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创作的 《红楼梦》在一个剧院连演200余场。
随着剧 目的迅速传播,一些演员的影响越来越大,犹如耀眼 “星座”,如豫剧的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
凤、阎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牛得草……曲剧的李金波、张新芳、王秀玲、耿庚辰、徐庆生、谢禄……越调的张秀卿、
申凤梅、毛爱莲……
2O世纪50年代中期,河南戏剧发展到全盛时期,演出场次、观众人次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1956年
底河南省举办首届戏 曲观摩演出大会,参演剧种达 23个之多。豫剧流布全国16个省市;河南曲剧有了25个职业
表演团体,在湖北、河北、安徽、山西等省份也建有 曲剧团体 :越调,这个解放前夕的濒危剧种,很快发展到 16个职
业剧团,演出的 《刮海》、《收姜维》、《大保国》等受到广泛好评。所有剧种,都是生机勃勃,团体增加,队伍壮大,演
出质量大幅度提高。1952年河南话剧团成立,演出了不少观众喜闻乐见的剧 目,其中的 《不能走那条路》产生了广
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和山西职业艺术学院等高校,同样具备了培养戏 曲表演本科教育的资质与部分实践。
这是何等令人振奋的现状。自从元代 《青楼集》中所记载的演员开始,中国戏曲演员历来就是处于门第不振、职
业卑微、文化偏低的状态,可是他们却担当着传递文化艺术、培养审美情趣的重大使命。反差太大、力不从心的情形,
已是常见之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戏曲教育事业终于逐步拥有了话剧教育的同等待遇,一
批批有文化素养、有知识储备、有创新意识的戏曲表演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养成,必将会为振兴中国戏曲、传承民族文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复兴,提供最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共同缔造戏曲艺术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前景。
责任编辑 晓 耕
泛的社会影响。
虽然 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 自然灾害对戏剧发展产生了一些不 良影响,但是河南的职业戏剧团体从 1957
年的230个,增加到1959年的282个。河南戏的影响仍然不断扩大,1958年创作的 《朝阳沟》轰动全国:豫剧
《破洪州》,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 ,推荐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豫剧 《穆桂英挂帅》、曲剧 《陈三两》分别于
1958年、1960年拍摄为电影,产生了全国影响。1959年和 1960年,益剧两次北上北京,一次南下武汉、长沙、广
州,优美的旋律迷倒了大江南北的无数观众。
1961年底,国民经济走出困难时期,河南戏剧进一步活跃,业余剧团的演出特别兴盛,如许昌地区有业余剧团
约800个,包括豫剧、越调、京剧、道情、二夹弦、罗戏等剧种,演职员二万余名,仅 1962年上半年就演出9600多
场。反映现代生活的剧 目大量涌现,《社长的女儿》、《好媳妇》、《人欢马叫》、《游乡》、《扒瓜园》、《斗书场》,还
有话剧 《龙马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外女性参政的政府支持系统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pdf
- 国有股权的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效应:理论与经验证据.pdf
- 国有企业青年工人组织承诺现状分析——基于包头钢铁集团青年工人的实证分析.pdf
- 化学杀虫剂的眼刺激性试验研究.pdf
- 画史的审美建构——关于《中国画艺术专史·人物卷》断想.pdf
- 话剧《吼叫水》——奇特的生命图景.pdf
- 话剧面对挑战与机遇的选择——“建国6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综述.pdf
- 还原型谷胱甘肽2种给药方案治疗部分肝切除术后急性肝损害的最小成本分析.pdf
-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G80A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研究.pdf
- 环境伦理追求的终极目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