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 “熟仁’’之考辨
杨建祥
摘要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这是孟子最为经典的 “熟仁”概括。在基于孔子 “熟
仁”的观念里,孟子为儒家的 “熟仁”作了极高的理论开拔和实践定位,极大地推进 了儒家 “熟
仁”思想的深刻内涵:道德的内涵和政治的内涵、哲学的内涵和文化的内涵。待到后儒们 (尤
其发生在宋明理学的 “造孟运动”里)的不断阐发,孔、孟的“熟仁”观念里蕴涵的“熟”义,转
化为做人一做事一做官的方法论价值。这一普遍意义的转变之 中,无疑经历了孟子 “熟仁”
之考辨。
关键词 孟子 熟仁 熟辨
中图分类号 B2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27(2009)06—0069—11
作者:杨建祥,男,1957年生,上海人,哲学博士,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
为儒家文化。上海 200233
一 、 孟子的考义
孟子,作为儒家之亚圣,在孔子的基础上成功地概括出了“熟仁”之命题①。 《孟子 ·
告子上》有这个 “熟仁”之考义:“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
乎熟之而已矣。”古代中原地区称黍、稷、麦、菽 (豆)、麻为 “五谷”,“荑稗”,即梯稗,长在
农田里的杂草,结出的米粒很小,可食。此段意思是说:五谷是庄稼中的好品种,如果不
熟,虽美,还不如 “荑稗”。所以,仁,关键是使它成熟。
综观 《孟子》一书,“熟仁”一词仅出现这一次。但是透过 《孟子》一书的字里行间,一
个中心的主题似乎就是不时地若隐若现地阐述证明 “熟仁”。这是特殊的 “亮点”,它闪烁
出儒家哲理的魅力。经过后儒们的阐发,更觉 “熟仁”意味深长。那么,孟子的 “熟仁”究
竟意昧着什么?为什么后儒会对这个 “概括”如此衷情?这里,我们要从孟子的 “证明”逻
① 关于孔子的 “熟仁”思想,可参阅拙文 《孔子的 “熟仁”观及其发微》,见 《孔子研究}2006年第 1
期。
孔子研究 2009年第6期
辑里去发掘孟子这个 “话语”中的深刻之处。
生,乃要 “熟仁”;熟,乃人生之美。孟子此段 “熟仁”话语,透露出生存论关切:人性之
美、人生之美,在熟仁之中,而 “熟”就是个 “集义所生”的问题。这个生存论问题,孟子实
质上契人了这样一个 “美在熟中”与 “集义所生”的意义考量。并且,在这样的氛围里,孟
子极力研究 “大而化之”与 “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的连接问题,使孔子以来的儒家 “熟
仁”观念,获得了特殊的生存论意义。孟子寻迹到了美与熟的关系。
二、美在 “熟”中
孟子用最朴实的语言讲出了 “熟仁”观念中的生存之美。
第一,美、熟之间,何者为优?朱熹释 日:“荑稗,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
五谷之美也。但五谷不熟,则反不如荑稗之熟;犹为仁而不熟,则反不如为他道之有成。
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 ,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伊
氏日:‘日新而不已则熟。”’(《四书章句集注 ·孟子集注 ·告子》)朱熹的解释想要说明的是,
美、熟之间,熟优于美。荑稗不如五谷之美,但是五谷不熟,反不如荑稗之熟。为仁求熟不
图美,不熟而徒恃其美,反不如求他道有成。仁,在乎熟;熟仁,需要在 日新不已的努力之
中才能实现。有仁之熟,才能有人性和人生之美。
然而,王船山的解释似乎更把这种关切引入于 “德性生成”的哲学视域。王船山释
日:“荑稗,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谷之美也。但五谷不熟,则反不如荑稗
之熟;犹为仁而不熟,则反不如他道之有成。是以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
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遭之有成也。伊氏日:‘日新而不已则熟。”’(《四书训义》卷三十
五)船山用词与朱熹相差无几,只是船山在阐发孟子 “仁亦在乎熟之而已”时,定其为 “人
德之事”。船山训其义得:“孟子日:学者人德之事,求仁而已矣。99(《四书训义》卷三十五)从
而把美熟之间锁定在 “入德之事”,走向成熟是德性的成熟,是求仁以至于熟仁的德性生
成。这样的生成就是德性的美、熟仁的美,更是一种人生的美。
第二,美在熟中,方向何在?二程解释 “苟为不熟,不如荑稗”,解读出了孟子熟仁思
想在 “生”意义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话剧面对挑战与机遇的选择——“建国6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发展论坛”综述.pdf
- 还原型谷胱甘肽2种给药方案治疗部分肝切除术后急性肝损害的最小成本分析.pdf
-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G80A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研究.pdf
- 环境伦理追求的终极目标.pdf
- 环境美学视阈内的城市问题研究——“环境美学国际论坛暨第七届亚洲艺术学会襄樊年会”综述.pdf
- 环境史家与环境危机.pdf
- 环境因子对草茎点霉SYAU-06菌株侵染鸭跖草的影响.pdf
- 环磷酰胺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pdf
- 环氧化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pdf
- 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起搏患者心电监护拔牙的临床经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