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通古今 实事求是
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诠释倾向新论
柳 宏
摘要 刘恭冕著《何休注训论语述》,学术史上常常认为是承常州今文派之学续,或将其
与常州今文派《论语》注家相提并论,或认为其以“《公羊》义解《论语》”。然细读刘氏之文
本,深入全面地加以分析,则可发现:无论在诠释目的、诠释方法,还是在诠释特点、诠释倾向
上,刘氏之著述均和常州今文派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论语》 何休 刘恭冕 常州学派 诠释倾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作者:柳宏,男, 年生,江苏如皋人,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
要从事中国文学的研究。江苏 扬州
清代的《论语》诠释,经清初宋学的反思和乾嘉考据学的繁荣,至常州学派开一代新
风。开其新风者,首推刘逢禄。刘氏著《论语述何》,引用公羊学思想解释《论语》,树立了
经典诠释“公羊化”的风范。
学术界论及常州学派《论语》诠释时,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刘氏开《论语》诠释“公羊
化”新风后,承其后者接踵而至。有宋翔凤《论语发微》、戴望《论语注》、刘恭冕《何休注
训论语述》、王闽运《论语训》、康有为《论语注》等,竞相以公羊学思想注训《论语》,掀起
清代《论语》诠释的新浪潮。显然,学术界在阐述常州学派《论语》诠释影响时,或将刘恭
冕纳入常州学派,或认为其“以何休《公羊》义说《论语》”①。这种认识由来已久,传播
甚广。
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固然受常州学派之影响,但其学术宗尚是否与常州学派一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项目“清代《论语》诠释研究” 项目编号: 的阶段性成果。
① 黄开国:《析刘逢禄 论语述何及治经方法》,载《四川大学学报 年第 期。会通古今 实事求是??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诠释倾向新论
致 治经特点是否与常州学派诸家相近 即能否将刘恭冕与刘逢禄、宋翔凤、戴望、王闽
运、康有为等人相其并论 这是一个不宜轻率结论的复杂问题,需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深入讨论。
综观清代《论语》诠释,形成规模、产生影响者无外乎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浙东学派。
常州学派之代表人物无疑是刘逢禄、宋翔凤。刘氏著《论语述何》,宋氏著《论语说义》、
《论语发微》,引用公羊学思想解释《论语》,开启经典诠释“公羊化”之先河。扬州学派当
为刘宝楠、阮元、焦循。刘宝楠著《论语正义》,为《论语》研究集大成者;阮元著《论语论仁
论》,开《论语》专题研究之新风;焦循著《论语通释》,辟《论语》范畴研究之新途。浙东学
派主要成就在史学领域,治《论语》者有毛奇龄、俞樾、陈膻、徐养源、冯登府、方观旭、黄式
三等,集中在传注、考据方面,未获得轰动效应。
学派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地域分布、学术主张、著述特点、学术地位等方方
面面,本文不作研究。学术界将戴望、康有为归入常州今文派或为承常州学派之余脉,尚
有一定道理,但将扬州刘恭冕划归常州学派,显然难以令人信服。
戴望? ,浙江德清人。德清治《论语》者,还有徐养原 ? 、俞樾 。三人之学术宗尚有显著区别。徐养原著《论语鲁读考》,是《论语》诠释史
上第一部考订《鲁论》的专书,尊古崇汉,朴学考据特征十分明显。俞樾著《论语古注择
从》、《论语郑义》等,持论谨严,考证翔实,体现出鲜明的乾嘉朴学倾向。二者之学术路径
明显有别于常州今文学一派,且俞樾对常州今文经学有直接的驳正。戴望则不同。在
世纪中期学术经世风潮的影响下,他受颜李学派的熏陶,早年即确立学以致用的治学观
念,其时经学领域最能切近时世事务的常州今文学派自然受到他的青睐。他先是通过其
舅父周中孚接受了常州学派的观点,后又师事宋翔凤,于咸丰七年从宋氏研习经
学。他得益于宋氏学术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治学内容上特别重视《春秋公羊传》和
《论语》,二是在治学方法上热衷于探寻“圣人之微言,七十子之大义” 。
而且,戴望著《论语注》之动机,就是有意弥补常州今文学之薄弱环节。常州今文派
治《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皆有著述,但比较而言,《论语》研究则稍逊色。且戴氏认为刘
氏《论语述何》、宋氏《论语发微》“书皆约举,大都不列章句”,遂作《论语注》,“依篇立注
为二十卷” 戴望:《论语注?序》 。
由是观之,戴望与常州学派在学术观点、治学方法、诠释实践上认可趋同,且有师承关
系,故将戴望列入常州学派合理允当,无可非议。
① 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西安,三秦出版社, 年版,第 页。?孔子研究年第 期
康有为一 ,广东南海人。康氏《论语注》一书,将孔子打扮成无所不能、神
秘莫测之圣人、神人,将被曾学遮蔽、刘歆篡伪、宋儒歪曲的孔子思想重新加以梳理和阐
扬。他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吐故纳新,交融整合,将西方进化论、自由平等思想、君主
立宪之政治制度纳入儒家经典体系及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
代社会政治体制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