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本’’与传说研究范式的变换
— — 杜德桥 妙《善传说》述评
陈泳超
内容提要:杜德桥的 《妙善传说》在描述传说的演变过程中,强调历时性与形态学两者
之间的张力,因而避免了以顾颉刚的孟姜女研究为代表的主题流变研究中常见的 “一源单
线”思路之流弊。同时,他的研究并不以勾勒历史线索为主要 目标,而是将与妙善传说相关
的所有写本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普泛性的立场上为之设定了材料的起讫界限,并在此界
限内,将每一个重要写本当作有独立生命的个体,努力探寻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
联。这一研究可以被视为继顾颉刚孟姜女研究之后最有典范意义的中国传说研究之作,两
者之 间显示出研究范式上的变换。
关 键 词:妙善 传说 写本 外在环境 范式
杜德桥 (GlenDudbridge)所著 《妙善传说——观音菩萨缘起考》(以下简称 妙《善传
说》),原为英语著作,1978年由伦敦 Ithaca出版社出版;1990年由李文彬等翻译,台湾巨
流出版公司出版了中文版,至今过去 20多年了,但在中国的民间文学界似乎并没有引起
什么反响。笔者见闻有限,只看到董晓萍的一篇书评 传《说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现在的问
题——评杜德桥的(妙善传说)》(下引简称董文)①,事实上,笔者也正是看了董文之后 ,才
设法找到台湾中文版来阅读的。初读之余 ,耳 目一新、心旷神怡,直觉以为可算顾颉刚 孟《
姜女故事研究》之后最有典范意义的中国传说研究之作。2010年秋季学期,笔者在北京大
学中文系开设 “中国传说研究”的研究生讨论课,将 妙《善传说》选为讨论篇 目,在与学生的
辩论和交流中,更加清晰地印证了它作为传说研究范式的特殊之处,所以,发愿将 自己的
心得写成文章 ,以志教学相长之快意。
内容简述及 “写本”概念之辨析
考虑到 妙《善传说》一书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为了后文评说的有效性,在此先将该书的
① 原文栽 《民族文学研究)2oo3年第3期。事实上,关于 《妙善传说》的书评,笔者 目见的还有几篇,中
文的有赖瑞和 《妙善传说的两种新资料一 评杜德桥 (妙善传说)》,台湾 《中外文学》第9卷第2期,1980
年。英文的有VictorH.Mair所写,见HⅡ JournalofAsiaticStudies,Vo1.39,No.1 (Jun.,1979),pp.
215—218;AnnaSeidel所写,见 urnalofAsianStudiP,Vo1.38,No.4(Aug.,1979),PP.770—771;K.
P.K.Whitaker所写,见 Bulletinoff船 o0Zo,0rientalandAfricanSt ies,UniversityofLondon,Vo1.42,
No.1(1979),PP.193—194;W.L.Idema所写 ,见 T’oungPao,SecondSeries,Vo1.66,Livr.4/5(1980),PP.
286—288。因为它们都从历史学、宗教学、汉学等其他方面着眼,与本文宗旨关涉不大。
5
民族文学研究 ·2011年 5期
基本内容作一介绍。
第一章 《导言》。作者首先记录下 1575年由一名西班牙裔天主教奥古斯丁会修士拉
达(MartindeRada)在福建收集到的一则妙善传说,这是妙善传说在西方的首次出现,之
后西方学者对此故事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并持续研究着中国女性观音的起源问题。但是
本书作者并不想徇此旧路,他发现妙善故事虽然在中国不是最有名的民间传说,可是 “我
们几乎可以追溯到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中国民众面前的那一天,而故事从那时候起的成
长,则可透过各式各样包罗广阔的民间文学的写本加以追寻。因此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独
特的机会,让我们探讨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一个故事如何为了适应各个不同阶层的兴趣与
偏好而成型,而演变。”为此,他直 白地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步骤:
依据新发现的证据来叙述妙善故事的背景和它从第十一世纪到十四世纪间
的演变过程;讨论往后几个世纪中所产生而未曾被详细研究之重要本子,并指出
其间关系之某些模式;探究故事之原始资料、故事之发展模式,及其所牵涉之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妇产科专业质量控制标准(医疗质量控制标准).pdf VIP
- 直升机系统-2(王华明--03)说课讲解.ppt VIP
- 肝性脑病患者护理查房.pptx VIP
- 小学生自制课本剧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太空发射服务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爱国卫生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世界油页岩干馏技术.ppt VIP
-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6 Happy birthday! 第3课时分层作业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docx VIP
- 2021年“华为杯”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D:抗乳腺癌候选药物的优化建模优秀论文范例含源代码(共五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