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 会 科 学研 究 2009.J
论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建构
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理论范式研究之二
单小曦
[摘要] 当下, “世界一作家一作品一读者”的四要素文学活动说 已经成为了中西文论界
特别是中国当代文论界解释文学现象通用的和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活动范式。但现代传媒语境
的形成使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得以凸显,新的社会现实让我们看到,包括语言在
内的文学传媒不只是文学的工具,更是其本体性构成要素。20世纪以来现代传播学、语言学、
符号学、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建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理论资源。作品、
世界、作家、传媒、读者五个基本要素形成的整体结构和动态关系构成了完整的文学活动。建
构五要素文学活动范式,推动文学活动论由四要素范式向五要素范式革命,是文学活动的实际
存在和当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文学活动范式;四要素;五要素;文学传媒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 (2009)O1—0161—08
文学活动是文学 的动态存在方式 ,文学理论 历史条件和文化语境 中对 象事实 的演进变化 和主
研究往往通过建构文学活动模式达到对文学活动 体对对象事实 的重新发现 ,都会带来范式转换或
事实 的理论把握 。当某种文学活动模式得到 了一 革命 , “一种范式 向另一种范式 的过渡 ,便是成
定历史阶段 的理论共 同体 的普遍认可 ,即成为一 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2【】。据笔者考察 ,西方
种 “公认 的模 型或模 式 (pattem)”①时 ,就成长 和中国当代文论史上 曾经发生 了从 “世界 一作家
为 了一种文学活动范式 (paradigm )。范式 “是 一 作 品”范式到 “作家 一作 品 一读者 ”范式再到
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在发展 中达 到成熟 的标 志 ”。… “世界 一作家 一作 品 一读者 ”范式两 次文学活动
不过 ,世界上并不存在着具有永久解释效力 的理 范式 的重要 革命 。 经过 两 次重 要 革命 ,当下,
论范式 。任何范式都有它 的历史文化 限度 ,不 同 “世界 一作家 一作 品 一读者 ” 的四要 素文学活动
①这是托马斯 ·库恩对狭义范式的规定,本文在此义上使用范式概念。在广义上,库恩认为任何一种常规科学都是
一 种范式 (见托马斯 ·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笔者认为,狭
义范式即公认的理论模式是广义范式即学科范式的核心内容,广义范式转换 以狭义范式革命为先导,文学活动范
式革命意味着文学理论学科范式转换的开始。
[作者简介]单小曦,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广西 桂林 541004。
· 16l ·
说 已经成为 了中西文论界特别是 中国当代文论界 是科学文本 、哲学文本 、历史文本 、宗教 文本等
解释文学现象通用 的和处于主流地位 的文学活动 的创作源泉 、创作主体 和接 受者 。而只有在文学
范式 。 活动中,为文学作 品提供创作源泉 的世 界 、从事
这里 的问题 是 ,四要素文学活动范式 同样 具 文学话语 生产 的写作者 、阅读文学作 品的读者 ,
有它 的历史文化 限度 ,在现代传媒强势介入社会 才构成文学活动要素 的世界 、作 家 、读者 。文学
生活和文学活动 的今 天 ,忽视传媒要素存在 的四 传媒也是如此 ,它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情景”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pdf
- 《庄子》“言意之辩”的本体论视阈和诠释学维度及其意义.pdf
- 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刍议.pdf
- ArcGIS技术在县域退耕还林决策分析中的运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pdf
- BIOLAK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 WSN中基于Stateless Weight的移动代理路由设计.pdf
-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pdf
- 北魏南伐江淮流域的环境与疫病问题初探——以公元450至451年太武帝南伐为例.pdf
-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 不同处理方法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