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虐学通搪 2011,27(24):244—248
ChineseAmiculturalScienceBulletin
中国大螟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
徐丽娜,李昌春,胡本进,周子燕,李晓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合肥 230031)
摘 要:为了深入研究大螟发生特点、探索其危害规律,提 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手段 ,有效防控大螟危害,笔
者以近50年来中国的大螟研究为基础 ,综述了大螟生物学、生态学、为害特点、防治技术、人工饲养技
术、抗药性和毒理以及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提 出了未来大螟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大螟;为害特点;防治技术;抗药性和毒理;预测预报
中图分类号:$435 文献标志码 :A 论文编号:2011—1172
Review ofHistory,PresentSituationandProspectofPinkStem BorerinChina
XuLi’na,LiChangchun,HuBenjin,ZhouZiyan,LiXiaoxia
(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Anhu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Hefei230031)
Abstract:Inordertofurtherstudytheoccu~ingcharacteristicsanddamageregularity,anddevelopeffective
controltechniquesofpinkstem borer,theauthorgaveanoverviewoftheadvanceswhichhadbeenachievedin
pink stem borerduringthe last50years,includingbiology,ecoloyg ,feedingbehavior,controlmeasures,
artificialrearingtechniques,forecast,toxicoloyg andresistanttoinsecticides,andputforwardthedirectionsof
thefurtherresearchO13pinkstemborer.
Key words:pink stem borer;feedingbehavior;controlmeasures;toxicoloyg andresistantto insecticides;
forecast
0 引言 1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在 中国原来只是一 1.1大螟食性及分布特点
种常发性次要害虫,然而在21世纪初,安徽、湖北、湖 大螟是杂食性昆虫,主要寄主有水稻、麦类、玉米、
南、江苏、江西等省相继报道,大螟种群数量迅速回升, 高粱、谷子、茭白、野茭 白、蒲、芦竹、油菜、绿肥、向日葵
造成 白穗率大幅上涨,己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在水稻、茭 白、野茭 白、玉
中国对大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O年代,研究内容主要 米、蒲等植物上能完成完整世代r-。寄主植物的种类
集中在发生规律、分布特点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 和理化性状影响幼虫的成活率、蛹体重量和性 比以及
防治措施方面。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水稻研究的不断 成虫产卵量,从而显著影响大螟种群数量。杂交水稻
深入 ,关于转基因水稻对大螟的致死效果及庇护所的 叶鞘厚、茎秆粗、叶鞘含糖量高而含氮量较低,维管束
研究亦逐步开展 。 间距大、木质化程度低,有利于成虫产卵、蚁螟侵入和
深入调查研究大螟危害特点及其形成机理,是有 幼虫发育。而且株型大、营养丰富的水稻品种可以给
效防控大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