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2卷 第 3期 水 电 厂 自 动 化 Vo1.32 No.3
2011年 8月 HydropowerPlantAutomation Aug.2011
NC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拉西瓦水 电站的应用
王宇航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南瑞集 团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
摘要 :拉西瓦水电站是 目前 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几个水电工程之一,其计算机监控 系统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介绍了拉西瓦水电站计算机监控 系统的设计原则 、系统结构、功能特点和运行效果。
关键词 :水电站;优化调度 ;计算机监控 系统
0 引言 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2010年 8月 17日19时 46分 ,黄河上游拉西 拉西瓦水 电站 的运行值班方式按 “无人值班”
瓦水 电站 1号机组完成 72h试运行 ,至此 ,黄河上 (少人值守)的原则设计 ,并按 照 “无人值班”的原则
最大的水 电站——拉西瓦水电一期工程 的5台机组 预留接 口和平台。完全建成后水电站将实现地下厂
全部并网发 电。拉西瓦水 电站容量 3.5Gw,其强 房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程控制室少人值班、集 中
大的电流将通过拉西瓦一官厅 、拉西瓦一西宁 2条 控制的模式。水 电站监控方式采用 以计算机监控系
750kV输 电线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西北电网,造福 统为基础的全厂集中监控方案。设置统一的全厂计
青海及全 国的社会大众 。 算机监控系统 ,不再设置独立的常规监控设备,出于
拉西瓦水 电站是被 国内外水电界公认为极具挑 对 电站安全性、可靠性的考虑 ,电站另外设置简单 的
战性的大型水 电工程 ,是黄河流域大坝最高 、装机容 紧急停机 、安全闭锁和事故动作的硬接线回路 ,满足
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经济指标 良好的水 电站 。电站 计算机监控系统 因故退出时电站运行人员对重要设
从 2001年 1O月开始进行施工准备 ,克服 了两岸边 备进行紧急处理的要求_l1]。
坡高陡,地质 、地形条件复杂,危险源点多,安全矛盾 监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部颁 《水 电站
突出;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布置困难 ,工期短、上下交 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件》及 《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
叉作业多 ,施工干扰大 ,处于高地应力区的大跨度地 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 ,满足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下洞室群结构复杂,施工安全风险大 ,电源侧首次采 规定要求_l3]。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符合计算机技
用 750kV电压等级等诸多困难。2004年 1月实现 术发展迅速的特点 ,充分利用了计算机领域 的先进
河床截流 ,2006年 4月大坝第一块混凝土浇筑 , 技术 ,系统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 。计算机监控系
2009年 3月下闸蓄水 ,2009年 5月首批 2台机组正 统采用开放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 ,系统配置和设
式并网发电,9月底第 3台机组并 网发 电,2号机组 备选型适应计算机发展迅速 的特点 ,具有先进性和
于 12月 25日完成 72h试运行,创造 了从施工准备 向后兼容性 ,能充分保护买方 的投资。系统具有冗
到下闸蓄水共 7年半 的时间;大坝从第一块混凝土 余容错设计 ,不会 因局部的故 障而引起系统误操作
浇筑到第一 台机组发 电仅用 了 3年时间;首台机组 或降低系统性能 ,各现地控制单元 (LCU)能脱离主
调试仅用了9d,一年投产 4台0.7Gw 机组的中国 控级独立运行 。
水电建设新纪录。在该水 电站施工 中有多项新技
术 、新工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i_4(nic)_8(H_2O)_2]·3H_2O}_∞(Hnic=烟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pdf
- “3+3+3”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pdf
- “90后”大学生人生信仰的总体态势与因素分析.pdf
- “二十世纪文明”对“十九世纪文明”的扬弃——论早期鲁迅的文明观与现代观.pdf
- “枫桥经验”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启示——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的实践为切入点.pdf
- “疯癫”与文艺——论福柯的“疯癫”文艺思想.pdf
- “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pdf
- “工装设计辅助系统”的开发与应用.pdf
- “黑农35”和“黑生101”两种大豆品种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pdf
- “画法入诗”与诗中情画——论宫体诗的绘画笔法与娱情主题.pdf
- NEP量表在西部农村的应用评估——以陕北农村为例.pdf
- Oracle数据库中存储过程开发研究.pdf
- PANDA的功能可扩展性设计与应用.pdf
- PBL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pdf
- PCR方法诊断猪瘟病毒和猪丹毒杆菌混合感染.pdf
- Property (ω′) and Its Perturbation.pdf
- PTEN、P—Akt和NF—KB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RANKL和M-CSF诱导THP-1细胞向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究.pdf
- Recombinants for Enhanced Productivity 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pdf
- 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稳定性分析及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