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6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Jun.,2011
第2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 NanjingNormalUniversity No.2
狄金森对余光中、夏菁、汪国真诗歌的影响
刘晓萍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 :艾米莉 ·狄金森独特 的诗歌艺术为我 国诗歌创作提供 了新 的借鉴和参照 ,对我 国
当代诗歌创作产生 了程度不 同的影响。在 20世纪 50—60年代 ,诗人余光 中和夏菁 的诗歌创
作都受到 了狄金森诗歌 的影响。到 了90年代 ,狄金森 的 “凝 练 ”手法又被另一诗人 汪 国真所
借鉴 。狄金森在为 中外文学交流 中起到 了重要作用 。
关键词 :艾米莉 ·狄金森 中国 影响研 究
中图分类 号 :IO一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853(2011)02—155—06
艾米莉 ·狄金森 (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杰出女诗人,她有谜一样的生平和
谜一样的诗歌。她生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 “阿默斯特修女”,遗世独立,只有 1O首诗公开发表…。但她
对诗歌有着独到的定义:“如果我读一本书,这书使我浑身发冷,什么火也烤不暖我,我知道那就是诗。
如果我有一种切身的感觉,好像天灵盖都被揭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这些就是我认识诗的唯一办法,
还有其他方法吗?”_2J(n H ·W ·威尔斯称狄金森为 “自莎士比亚以来最出色的英诗大师之一,她措辞
的高度凝练堪与但丁媲美”_3J(瑚)。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亨利 ·詹姆斯对她推崇备至,称她的诗是 “灵
魂的风景图”。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人奉之为先驱,称她为 “意象派的保姆”和 “乡土诗人的保护神”。
现代诗人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称之为 “圣恩主”。
最早将狄金森介绍给港台读者的是余光中,时在 1961年,同时,他也是我国受到狄金森诗作 (以下
简称 “狄诗”)影响的第一人。我国大陆学者介绍狄金森是在 1978年董衡巽等人编写的 《美国文学简
史》中。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 “诗苑译林”中就有一本江枫先生译的 《狄金森诗选》,是首次大
规模地译介狄金森的作品。1987年诗人金克义在 《遥遥的约会》中表达了对狄诗的激赏,诗的最后两句
是 :“我想约她到中国的八十年代来,看她的情人在泛滥。”_4n
狄诗独特的诗歌艺术对我国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世纪50、60年代台湾的 “蓝星诗
社”正值鼎盛时期,余光中、夏菁在那段时期的创作受到狄诗的影响;到了9O年代,汪国真逆晦涩的诗
歌潮流而动,借鉴了狄金森 “凝练”的笔法,给中国诗坛吹来了一阵清新的风。同时,接受也是一种创造
性的改造,是将狄诗中国化的过程。
(一)余光中诗歌创作中狄金森的影响
余光中在台湾被称为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复杂多变,他左手散文,右手诗歌,兼擅
翻译和评论。早在 1952年,他在 自己的第一本诗集 《舟子的悲歌》“后记”中就坦言:“我觉得:影响我的
新诗最大的还是英诗的启发,其次是旧诗的根底,最后才是新诗的观摩。”_5J(脚’1954年,余光中在第二
本诗集 《蓝色的羽毛》“后记”中又说:“自从 《舟子的悲歌》出版迄今,已有两年半了。在此两年半中,我
变了很多。惟一不变的是我对于新诗的兴趣和信心:我无 日不读英诗 ,而创作和翻译始终未曾间断。在
收稿 日期:2011一O3—28
作者简介:刘晓萍,女,1985年生,江苏阜宁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教师。
155
英诗方面,我的兴趣 由l9世纪转入20世纪:浩司曼 (A.E.Housman)、佛洛斯特 (R.Frost)、欧文 (W.
Owen)和女诗人狄瑾荪 (E.Dickinson)、魏里夫人(Elinorwylie)、米蕾 (EdnaSt.VincentMillay)等的手
指一次又一次地为我揭开了缪斯的面纱,让我窥探到新的美。”l5嘲 在这本诗集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