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抗震救灾中的人文精神
陈秋月 龚 平
[摘要】抗震救灾人文关怀精神是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时代强音,它包含了关爱生命,给逝
●
去的生命以尊严,患难与共安置灾民等内涵,这种精神之所以能在21世纪的中国兴起,绝不是偶然,有其深刻
的主客观原因,继续弘扬这种精神是我们秉承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抗震救灾;人文精神;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13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9—O206—05
基金项 目: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研究”(09XZX009)阶段性
成果。
作者简介:陈秋月(1964一)。女,四川武胜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化马克
思主义;粪平(1956一)。男,四川岳池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
学和伦理学。四川 南充 637oo2
汶川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一方有 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对生命价值
难八方支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纷 的尊重,对灾区人民生存境遇的殷切关怀,演奏了
纷投入到抗震救灾斗争之中,为建设灾后美好新 不惜一切代价积极挽救生命的人文关怀谐音。汶
家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回顾抗震救灾 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于5月17日在四川
的日日夜夜,我们为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 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强调:抗震救灾必须
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人 坚持以人为本;抢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温家
文精神所震撼,为海 内外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所 宝总理冒着不断的余震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
感动。重温这种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密切党 面对灾区的群众和救灾部队,他动情地说:第一是
群干群关系,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 救人,第二是救人,第三还是救人。特种兵分队打
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破常规突破禁区实施高原空降,舟桥分队不顾巨
石滚落的危险迅速架好桥打通路,民兵预备役官
一 、 抗震救灾人文精神的深刻内涵
兵舍生忘死废墟救人 ,在世界救灾史上创造了一
2008年5月 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 个又一个奇迹。
了8.0级特大地震,时隔不到两年,2010年4月 14 (二)给逝去的生命以尊严
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 自治州玉树县又发 2008年5月 19日-.21日,中国举行全国哀
生了7.1级大地震,两场罕见大灾难无情地夺去 悼,祭奠遇难群众。2010年4月21日,再次为青
了七万余人的生命,摧毁了不计其数的美好家园, 海玉树地震死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全国哀悼 日
山河碎裂,桥断路陷,信息中断。面对残酷现实, 的设置,是 “以人为本”的深刻体现,是尊重生命的
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展开了一场 全国认同。在全国哀悼期间,国旗低垂,神州同
前赴后继的抗震救灾行动,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地 哀,庄严的气氛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哀伤和痛楚,展
泣鬼神的人文关怀场景,铸就出轰轰烈烈的抗震 示了举国上下对遇难者的最高尊重,倾注了各族
救灾人文精神。 同胞的怀念和追思之情。两次全国哀悼使遇难者
(一)关爱生命百折不挠 得到祭奠,使生还者得到慰藉。国哀公祭因自然
“以人为本”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关注人的 灾害而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