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1):58~61 Journalof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 淮河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 王文举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淮河水污染状况,提出了运用中药材、生物技术、石膏、沼气技术、草木灰,膜离技术治 理水污染的途径,为治理淮河水污染提供 了方法和途径 。 关键词:淮河 ;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772(2007)01—0058—04 一 、 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论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面积为27万km 。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 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 流域毗邻。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 气温为 11—16℃。气温变化由北向南,由沿海向内陆递增。极端最高气温达44.5~C,极端最低气温为一 24.5~C。一年无霜期为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 自然分界线。 淮河流域包括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40个地 (市),181个县(市),总人 口1.65亿人,平均 人 口密度为6l1人/km ,是全国平均人 口密度 122/km 的4.8倍,居各大江大河流域人 口密度之首。 淮河流域粮食播种面积 1476万公顷,总产量达8000万吨,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区。棉花播种面积 163万公顷,总产量达 155万吨。油料播种面积为291万公顷,总产量达710万吨。 淮河流域工业以煤炭、电力,以及 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轻纺工业为主。国内生产总值为 14439 亿元,低于全国平均值,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二、淮河水污染现状分析 淮河水污染起始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进入21世纪以后,水污染逐渐加剧。主要表现在 以下诸多 方面。 根据2005年水质监测资料,淮河流域全年期评价河长 11676km。水质 良好的 I类水河长 128km,占 1.1%;水质较好的Ⅱ类水河长 1449km,占12.9%;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2278km,占19.5%;水质已受 到污染的Ⅳ类水可长2067km,占17.8%;水质受到较重污染的V类水河长 131lkm,占l1.2%;水质受到 较重污染的劣V类水可长4394km,占37.6%。 淮河流域非汛期评价河长 11629km,无 I类水;II类水河长 1534km,占13.2%;11I类水河长2222km, 占19.190;IV类水河长 2187km,占18.8%;V类水河长 l119km,占9.6%;劣V类水河长4567km,占 39.3% 收稿 日期.2006—11—16 作者简介:王文举 (1950一),男,安徽省蚌埠市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学教学研究。 维普资讯 第21卷第 1期 王文举 淮河水污染治理技术创新研究 59 淮河流域主要水污染项 目为盐、氨氮、磷、化学需氧量,以及大肠杆菌等菌类。其中氨氮是淮河流域最 主要的水污染项 目。 据2005年统计,淮河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和时段,化学需氧量为24.62万 A/a,超标7.62倍;氨氮为 2.06万A/a,超标 12.4倍;总磷为 1.6mg/L,超标8.6倍,高猛酸盐为40mg/L,超标 10倍;大肠杆菌超标 5.2倍。 化学需氧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和农业污水大量注人淮河以后,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向水体 排放,加之大气中NOx的沉降,COD大量超标,使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越演越烈。 小河富营养化现象的特点是大型植物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