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科学 2O11年 5月
ISSN 】671—9484 CN 32—1687/G 第 10卷 第 3期 (总第 52期)332—336
新版 汉语大字典》释义指瑕
邓福禄
武汉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
提要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比初版有很多改进,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在释义方面,有很多义项虽然依据
古注作出释义,但由于没有弄清古注的来源,加之绝大多数没有文献用例佐证,所以很费解。文章考辨了若干
误释义项的来源,并归纳为四种成因:未辨讹字而误、未解古注而误、不明通假而误、拆骈为单而误。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义项 误释
中图分类号 H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1)O3—0332—05
l 引言
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 《大字典》)第二版比旧版有不少改进,如纠正了一些硬伤性错误,适当增收
了一些字头,统一采用了新字形,在注音、释义和举例方面吸收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增加了音序
检字手段,大大方便了读者的使用。但笔者在翻检的过程中,发现仍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这里主要
谈一谈释义方面的问题。准确地解释字义是编纂字典的关键,可是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尤其是象
《汉语大字典》这样 “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字书更是如此。因为这种字书要求收录的字义尽可能
完备,凡是从古到今有文献依据的义项都要收罗无遗。但是,古代文献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很好的整
理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其中很多字的古注还没有真正弄懂,所以要依据这些故训来编纂字典,自然难
免出错。据我们初步考察,《大字典》释义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未辨讹字而误
设立义项要有文献证据。文献证据可分为书证和例证两种。书证主要指古代各种辞书和各家注疏
以及可信的考证,如 说《文》、玉《篇》、广《雅》、《广韵》、集《韵》等;例证主要指从古今各种文献里摘录出来
证明某字某义的用例。就书证来说,如果训释语或者被训释字存在文字讹误,《大字典》编者对此未加辨
识而直接据以设立义项,那么这个义项一定是靠不住的。例如:
【汗】 hdn 《广韵》侯旰切,去翰匣。元部。(5)浊。 《广雅 ·释诂三》:“汗,浊也。”(3/
】660a[1])
[收稿 日期]2010年 8月 9日 [定稿 日期]2011年 1月 23日
本文是罔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佛经音义文字整理与楷书汉字形体流变研究”(07CYY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感谢 《语言科学》匿名审稿专家提 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
[1] “(5)”指 “汗”字 的第 5个义项 ;“3/1660a”指 《汉语大字典 》(第二版)第 3卷 1660页左栏 ,下仿此 。
332
邓 谓禄 新版 《汉语大字典 》释义指瑕
按:《广雅 ·释诂三》:“淇沼、浼淫、斡、汗、湾、淖、漏、澳、减、沧、溷,浊也。”其中“汗”字,王念繇 广《雅
疏证》未校释。今考 “汗”为 “汗”字形讹。大正藏本 《慧琳音义》卷六三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律》第五卷
音义:“潜汗:下舄故反。《广雅》云:汗‘,浊也。’《字书》云鎏也。顾野王云:汗‘,犹相染汗 甲本作.}}+,也。
孑L注 《尚书》云:汗‘,不洁净也。’《说文》从水,于声也。”又 《慧琳音义》卷六四《沙弥十戒并威仪》音义 “污
溅”下日:“顾野王云:污‘,犹相染污也。’广《雅》云浊也。…… 文字典说》从水 ,亏声。”“污”为 “汗”之俗
字。据此,慧琳两引 广《雅》皆作 “汗 (污)”,此其切证。并且南 “汗”甲本作 “汗”,亦可证二字形近易混。
就意义看,“汗”训浊,于古经见。《说文》:“汗,蕺也。”“葳”即污秽义。《荀子 ·强国》:“其声乐不流污。”
杨惊注:“污,浊也。”《汉书 ·王尊传》“贪污不轨”、酷《吏传赞》“其污者方略教道”,颜师古皆注日:“污,浊
也。”《慧琳音义》卷一一 《大宝积经》第八卷音义:“污渥:乌固反。杜注 左《传》:污‘,浊也。’’’此皆其例。
大《字典》编者不知今本 《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