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2卷 第2期 (2011年):294—3O1
The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1.32No.2(2011)
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吊钩实验
— — 袁文伯访谈
刘晓君 访问整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20世纪7O年代后期,受访人袁文伯及其合作者承担 了三部会战
项 目——凿井钩头、连接装置、4m 和 5m 大吊桶的研制工作。通过实验 ,他们
解决了大型立井施工机械化设备配套的关键性 问题,并提出了钩头受力超过弹
性后的屈服承载能力和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对钢梁极限承载能力理论有
所发展和发现。
关键词 钩头(吊钩) 屈服承载能力 极限承载能力 袁文伯访谈
中图分类号 N092:TH2—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201i)02—294—08
袁文伯,生于 1921年,工程力学专家。193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
构组,先后在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国立英士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之
江大学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国矿业学院教授,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
袁文伯长期从事结构力学、矿山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力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
指导研究生等工作。在袁教授的学术成果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在 2O世纪
70年代后期承担的三部①会战项 目——凿井钩头、连接装置、4m 和 5m 大吊桶的研制工
作。该项工作不仅解决了大型矿山立井施工机械化设备配套的关键设备,还提出钩头受
力超过弹性后的两阶段承载能力 (即屈服承载能力和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 ,对钢梁
极限承载能力理论有所发展和发现,获得 1985年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②。在 “钢筋混
凝土井架抗震性能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井架的振动特性和地震反应的相关规律,获得
1991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2011年,访谈者曾围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吊钩实验及其在极限承载能力理
论上的发现和发展”对袁文伯进行了口述访谈 (图1)。袁教授又对录音整理稿进行批注
修改,访谈者增加标题和注释,随文注用()括出。
收稿 日期:2011—04—12
访问整理者简介:刘晓君,女,1970年生 ,黑龙江嫩江人 ,哲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文法学院副教授,主
要研究科技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 @eumtb.edu.cn。
基金项 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 目(项 目编号:2010CJGC03)
① 三部是指煤炭部、冶金部和机械工业部。
② 煤炭部的此项奖励更主要是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进行的评价和奖励,还谈不到对其理论问题的评价和奖励。
2期 刘晓君:20世纪7O年代后期的吊钩实验——袁文伯访谈
图1 2010年9月 10日刘晓君 (左 1)、杨苇(左 3)和艾广义 (左4)在袁文伯 (左2)家中访谈
访谈时间:2010年9月 12日、12月 12日,2011年2月 19日、5月 14日
访谈地点:北京草桥欣园袁文伯教授家中
1 钩头 (吊钩)实验
刘晓君 (以下简称 “刘”):袁先生,请您先介绍一下钩头实验的由来。
袁文伯 (以下简称 “袁”):1965年煤炭部组织编制 《煤矿凿井专用设备施工图册》,其中前
4册为设计图纸,第5册为 《凿井专用设备设计计算示例》,由我主审。当时设计的4吨、6
吨吊钩 (钩头)和2m、3m 吊桶梁都显得粗壮、笨重,给锻造、使用都带来不便,留下一个
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如何采用合理的安全系数。吊钩的强度设计不是什么难
题,一般采用吊钩强度计算公式 (平面曲杆强度计算公式),计算出由于提吊荷重引起吊
钩的危险截面的危险点的最大应力 (即整个 吊钩的最大应力点的应力值)。以这个最大
应力值对吊钩材料(低碳钢)的屈服极限(比例极限)的比值作为安全指标,称为安全系
数。这时吊钩是在材料的弹性范围内安全工作。这是一般结构设计的常规方法。
对于矿井钩头(吊钩)强度设计的安全系数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务英语写作实训)chapter 7-sales letters.ppt
- 2023年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归纳.doc VIP
-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pdf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ppt VIP
-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pptx VIP
- Daylight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VIP
- 浙江省电力公司状态检修工作情.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类(知识梳理).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