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5O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仇益梅,王育宏,陈君翔 ,阳利君 61
C50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仇益梅 ,王育宏 ,陈君翔。。阳利君
(1.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嘉大混凝土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221;
3.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4.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摘 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典型 自密性和填充性的特种混凝土,其组成材料 比例对技术性能和应用
效果影响显著 。根据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原则,结合临江红水河特大桥工程实际要求 ,进行 C5O自密
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时,需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原
材料品种和掺量,并在工程应用中进一步优化配合比;推荐配合比使用的外加剂性能稳定,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的
重现性好 ,力学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均有大幅度的改善与提高。工程应用表明:新拌混凝土满足泵送工艺的要求,
施工中无堵管或爆管现象,现场抽检的坍落度和强度测定值均合格 ,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 良好。
关键词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 比;设计 ;工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528.0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7767(2011)04—0061—04
1 前 言 (1)选择优质 的原材料 ,包括水泥 品种和性能 ,
我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较晚,20世 砂石材料规格和级配等。
纪 8O年代初高性能混凝土首先在预应力混凝土桥 (2)满足工作性 的条件下,采用尽可能小的水
梁 中得到应用 。到 21世纪 ,随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胶比、最优 的砂率及适量外加剂。
和大跨径桥梁建设 的发展 ,C5O~C80超高强度 的 (3)满足强度 的前提下,使水泥或胶凝材料的
自密实型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广西 用量尽量小,即混凝土浆体体积率应尽可能小(全部
在建的百色东合大桥和 已建的南宁大桥、临江红水 胶凝材料与水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百分 比),最
河特大桥等桥梁的桥跨结构均采用 C50以上微振 好不超过 35 。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取得的 (4)选择合理 的组成材料及其单位用量,以满
研究成果 ,总结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原 足耐久性及特殊性能的要求。
则 ,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 ,进行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 (5)掺人效果好 、流动性保持能力强的多功能
配合比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提 出施工质量控制 复合型外加剂 ,以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要点。 (6)选用适 当的掺合料,如粉煤灰、硅粉等 ,以
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节约水泥,降低成本。
2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原则 (7)具有合理 的经济性 。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混凝
土,其新拌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不泌水、不离 3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析 ,流动性经时损失小 ,可不振捣而达到 自流平的效 3.1 工程背景
果 ,并能充满模板和包裹钢筋。与普通混凝土相 比, 临江红水河特大桥为 (75+125+75)m预应力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组分多 ,均匀性与致密 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采用双幅分离式结构、单箱单室
性高,技术性能明显改善。大量研究表明,采用多功 箱梁 ,设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是(S)V(O)”句式再分析.pdf
- “采集工程”的缘起、进展与意义.pdf
- “采集工程”与中国现代科学口述史研究.pdf
- “创新危机”的破解与中国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pdf
- “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pdf
- “达维”台风强度突变的诊断分析.pdf
- “大跃进”民歌文化现象初探.pdf
- “大跃进”期间抢救钢铁工人邱财康——张涤生访谈.pdf
- “但书”是对抽象危险犯进行适用性限制的唯一根据.pdf
- “导学案”在“先学后教”课堂中的设计思路.pdf
- CD74基因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上皮细胞IFN-γR基因表达的影响.pdf
- c-Flip的基因表达在肝癌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耐受中的作用.pdf
- Chinese Journal of Explosives & Propellants.pdf
- CTCS-3级列控系统规范的建模与形式化验证方法研究.pdf
- Cu2+在三疣梭子蟹体内的毒性效应和积累.pdf
- DOF转录因子AtDof1.7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的遗传转化.pdf
- FAIMS迁移管中离子运动分析及迁移管结构的初步设计.pdf
- FI-HG-AAS测定中草药灯盏花中的微量硒.pdf
- GIS技术视角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保障研究——以遵义地区为例.pdf
- Graves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