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与古典传统——以《狂人日记》为例.pdfVIP

鲁迅文学与古典传统——以《狂人日记》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文学与古典传统 ——以《狂人日记》为例 杜贵晨。 鲁迅文学与古典传统的联系,近年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 视,有了不少深入的讨论和新颖的见解。但是,迄今为止,也还 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清理。从而人们对这一联系的了解, 还不够具体、全面、准确与清晰;于其或正或反、或疏或密之方式 与程度的把握,也时有偏颇。也就是说,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 要做。而当然要实事求是,具体说即从文本取证,分析概括其特 点,做出合乎实际的说明与评价,以形成宏观的认识。这是一项 至少必须兼通鲁迅文学与古典文学传统的工作,非笔者所能胜 任,然而心向往焉;又以为探讨的过程就是学习,所以敢不避浅 薄之嫌,从鲁迅“向封建文化声讨的一个最有力的檄文”①—— 《狂人日记》的考论,管窥其与古典传统的联系,以就正于专家 学者。 一、弃医从文与“上医医国” 鲁迅的新文学创作始于小说《狂人日记》,而《狂人日记》托 睾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604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二编 为一“迫害狂”患者的自述,在取材与用笔上明显得力于他在仙 台学医的经验。此间深微处不敢妄为臆说,但是,即使小说写人 的疾病不必尽合于医学,而自称“日记……可见当日病状,…… 今摄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云云,也不是一般无多医学知识的 作家所甘冒的艺术上的风险。所以,鲁迅夫子自道,说《狂人日 记》的写作曾仰仗“一点医学上的知识”②,是很诚实的话。换言 之,正因其曾经学医,才有以“病状”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狂人日 记》。这在鲁迅成为了一个必然,却基于另一个必然,即他的由 学医而改“治文学”③。 鲁迅由学医而改“治文学”即弃医从文的过程,按《呐喊·自 序》中所说,先是从他早年为父亲治病求医的现实教训和与西学 的接触,而“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无意的骗子”,而后寄希望 于西医能够“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 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然而留日学习西 医之后,却从有关日俄战争的画片中看到“一样是强壮体格,而 显出麻木的神情”的一群中国人,围观“一个绑在中间”的中国人 “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的盛举”,由此想到“凡是愚弱 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 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而“便觉得医学 并非一件紧要的事”——“第一要著”是用文艺“改变他们的精 神”。然后才有了《狂人日记》的写作,并“一发而不可收拾”④。 从这一过程看,鲁迅的不满于中医和学习西医,都是为了救治中 国人身体的“疾苦”;而其又弃西医以从文,却是为了首先救治中 国人“精神”的疾患。后者是鲁迅走上新文学创作道路与其首发 《狂人日记》即以“狂人”之所谓“病状”为描写对象的逻辑起点和 思想动力。 这一出发点的确定和动力的产生,虽然来自作家个人的经 鲁迅文学与古典传统 6()5 历即生活的教训,其独特可说并世无第二人。但是,因其为放弃 了医生的职业而成小说家的缘故,笔者不免想到这种择业的心 理与做法,与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一节描写有暗合之处。 按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六《曹操杀神医华佗》一 节,写神医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治病,被打入牢狱,受吴押狱 “每日以酒食供养”,临刑前遗赠《青囊书》以酬其德: 吴押狱日:“我若得此医书,弃了此役,医治天下病人, 以全先生之德也。”佗即修书付吴押狱,……吴押狱直至金 城,问佗妻取之。其妻将《青囊书》与了吴押狱。吴押狱回 家,将书令其妻藏之。旬日之后,……华佗死于狱中。吴押 狱却了差役,回家问其妻要书,行医治病。妻日:“《青囊书》 吾已烧毁矣。”夫问其故,妻答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 妙,只落得死于牢中,吾因此所以毁之。”吴押狱顿足懊 悔……⑤ 以上引文中吴押狱妻答话中“只落得死于牢中”以下,毛(宗岗) 本改作“要他何用”,于表现吴押狱妻因华佗之死而迁怨于《青囊 书》、薄医道不为之意更为显豁。 《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乱世《春秋》,所写吴押狱妻烧《青 囊书》之事亦属虚构。但是,其所显示人不幸而生当屠夫政治的 时代,即使如华佗医能通神,“治天下病人”,却有时不免成为政 治的牺牲品,而不

文档评论(0)

在水一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