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5例临床病理分析.pdfVIP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5例临床病理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 208 · 北京口腔医学 2004年 第 鲞 箜 塑 颌面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15例临床病理分析 张小军① 吴洪儒② 刘晓勇② 摘 要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和病理特征,以利于正确诊治。方法:对我院19年来治疗的15例颌面部嗜酸 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术前正确诊断者中4例都有嗜酸细胞增高,1例有病理诊断;误诊以多形 性腺瘤最多见,达6例。结论:末梢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对诊断本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确诊靠病理检查,皮肤瘙痒则有一定参 考作用;单靠临床检查易误诊。 关键词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诊断;病理 中图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73X(2004)03—0208—02 E0S oPⅢ LIC LY HIX;RA UI MA IN MAXⅡ.J FAI:IAL REG10N~ ANALYSlS 0F l5CASES ZHANG XiaO- juneta1.DepartmentofOralandMaxiUofacialSurgery,FacultyofStomatologyBeijing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Beijing 100050 AKg.IRACI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andpathologicalf~turesofeosinophiliclymphogrnaulomainordertoimprovethedi— agnosisnadtreatment.Methods:Fifteencasesofeosinophiliclymphogranulomatraetde inourhospitalinthepast19yearswereretm— spectivdyanalysed.Results:Outof5correctlydiagnosedCaSt~,4caseshadtheriseofEO2,1casehadpathologicaldiagnosis.SixcaseS weremisdiagnosedas plmmo~Ncadenoma.Conclusion:Thediagnosisofeosinophiliclymphogranulomashouldbemainlybasedonthe detectionof eosinophilicgrnaulocytenadonthepathologicalexamination.Skinitchhasreferentialvalue.Dependingonclinicalexami— nationonlyma ylaedtomisdiagnosis. KEYWORDS Eosinophiliclymphogrnauloma; Diagnosis; Pathology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Lyrnphogranu— 均年龄 37.9岁。病程:3个月至20年不等。 loma,ELG),又称为嗜酸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2 发病部位:发生于腮腺者 11例,其中累及双 或木村病(Kimura’Sdiseases,KD),为我国外科医生 侧腮腺者 2例,单侧腮腺9例 (右侧 7例,左侧 2 金显宅等最早发现。它是一种原因不明,在周围血 例);发生于颌下腺2例,其中累及双侧 1例,左侧颌 及骨髓中伴有嗜酸性细胞增多,发生在浅表层淋巴 下腺 1例;颊部及眶下3例(左侧 1例,右侧 2例)。 结、真皮、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等组织的一种慢性 3 局部症状和体征:皮肤瘙痒者6例(其中1 肉芽肿性疾患。在口腔颌面外科中,以涎腺多见,尤 例为剧痒,1例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肿物大小不 以腮腺多见。临床上比较容易误诊。现收集 1983 等,最大为10cm×8cm,最小 1cmX2cm。疾病多 年至2001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15 发者为3例。有反复肿胀史者 1例。 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病例资料,复查病理切片,观察 4 实验室检查 :末梢血嗜酸细胞直接计数 病理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