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古音乐新声与文学新变①
徐宝余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雅、郑既是音乐理论的核心观念形态,也是文学理论的核心观念形
态。郑声最初当是一种产生并流行于郑地的新声。当儒家人物将郑声
与雅乐相互对立指称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将郑声视为一切新声的
代表。②
在音乐理论中,雅、郑观念的形成由来已久。我们在《论语》中已经
能够看到孔子对于其所处时代的雅、郑观念明确加以区判。孔子说: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卫灵公》)又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
①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除直接引用文献在文中已经标明外,观点形成还受到
杨荫浏、王运熙、曹道衡、张伯伟、葛晓音、钱志熙、曹旭诸先生论著的有益启发。
②按:《论语》中谈到的郑、卫之声,《礼记·乐记》中谈到的郑、宋、卫、齐之
音,《汉书·艺文志》中谈到的代、赵、秦、楚之讴,《隋书·音乐志》中谈到的郑、卫、
宋、赵之声。虽然数声并举,但在多数场合下单独使用“郑声”时,乃是代指一切音
乐新声。又按:郑声实际还包含了胡夷之音。如《后汉书·陈禅传》载永宁元年
(120),西南夷掸国王献乐,陈禅指为郑声。《隋书·音乐志中》载开皇二年颜之推
上言:“礼崩乐坏,其来自久。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冯梁国旧事,考寻古典”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45页)。《新唐书·武平一传》载武
平人言:“伏见胡乐施于声律,本备四夷之数,比来日益流宕,异曲新声,哀思淫溺”
(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92页)。又按:郑声或者新声,在儒家
人物看来,那是带有贬义色彩的一个标签词汇。在本文的论述文字中,对它并不
持有先行的褒贬色彩。
中古音乐新声与文学新变·119·
淫,佞人殆。”(《论语·阳货》)①孔子这里所说的“郑声”,与《诗三百》中
的“郑风”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郑风”(包括整个国风)是由天子乐官
采集整理、具有郑地地方乐调色彩的音乐形式;而“郑声”则特指地方新
兴的、不合中和标准的乐调,它们不为天子乐官所认可、采纳。从渊源
上来看,“郑风”实际上是已经被雅化的郑地乐调,在天子音乐系统中具
有合法地位;从时间上来看,“郑风”要早于“郑声”,可以这么说,“郑风”
是往代郑声,而孔子所谓“郑声”,则为新兴郑声。孑L子之所以放郑声而
不放郑风,原因正在于对郑乐的双重认识。②
孔子在音乐领域内的放郑声行为,随着汉代儒学诗教传统的确立,
便浸淫到了文学领域。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是音乐领域
内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文学领域内的重要议题。而中古文学
理论在新变思想上所持有的观念,又往往与音乐领域内对新声所持有
的观念保持着某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音乐新声的特点
孔子何以要放郑声?乃在于郑声“淫”。结合孑L子时代的言论以及
后之儒家人物的一些解释,我们可以发现,郑声之“淫”具体表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
(1)在表现手段上和旋律节奏上,表现为繁复多样。《左传·襄公
二十九年》季札评郑声“其细已甚”,《左传·昭公元年》医和说“烦手淫
①魏何晏等注、宋邢罱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清阮元校刻,中华
书局1980年版,第8l、73页。
②在传统人物看来,郑声不能称之为乐,声、音、乐三者是有着显著的差异
的,参王昆吾《中国音乐学史上的“乐”“音”“声”三分》一文,原载《中国学术))2001
年第3期,收入王昆吾著《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一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本文在叙述时,无论是郑风还是郑声,皆将之视为一种音乐形式,不再对它们进行
礼乐层面上的价值分判。
·120·谁是诗中疏凿手
声”,皆指繁琐的音乐形式而言0。此与雅乐的标准是相违背的。雅乐
是大和之音,大音希声②,即要求在音乐演奏的手段上、在音乐旋律节
奏上做到简洁、生动、自然,不刻意加以繁富修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郑声淫乃是指郑声超出了雅乐的演奏手段和美学标准。
(2)在音乐效果上,表现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移情
夺志的作用。《礼记·乐记》载子夏释“溺音”日:“郑音好滥淫志,宋音
燕女溺志,卫音趋数烦志,齐音敖辟乔志。”淫志、溺志、烦志、乔志,皆是
指郑声对于人们意志的改变和破坏作用。《乐记》还谈到不同的音乐会
产生不同的情志效果:“是故志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