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主精神、生活世界与多元传统
——诗学读书札记五则
胡 晓 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小 引
本文认为,学科有其发展与深入掘进的内在学理。然而学科也有
其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与网络,有其可以重新阐释与解读的意义维度。
本文将非本质的某种学科意义,称为“外向性”。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
科的成果,可以提供其他相关学科或论域的使用,即其外向性充足以与
否的标志。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诗学不只是一种文学理论,也不只
是一套美学话语,中国诗学毋宁说是一大富于生机的传统,是中国古代
关于艺术、写作与诗情、关于表达与知识、信仰与论说、想象与创意的一
大思想传统。此一传统,如果以思想史的尺度来观察,有不少待发之
覆。譬如:特别懂得理论主张与生活世界的合一;特富于中国式的自由
自主写作精神,而且,中国诗学内部,其实也是充满张力的,往往以多元
的表述,形成其阐释史魅力。这恰恰是中国诗学至今还有生机,以及隐
含着文化内蕴及象征资本的证明。本文以札记文体,由点及线,围绕着
上述题旨,作一简述。更为系统专门之论,请俟来日。
·2。谁是诗中疏凿手
一、“文果载心与“文以载道
《文心雕龙·序志》云: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
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爽之群言雕
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
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有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
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
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此申明中国人文主义之超越与恒久价值,即《周易》所谓“可大可
久”。一则凭借“智术”以“拔萃出类”,此之谓“可大”;一则凭借着“制
作”以凝聚性灵,此之谓“可久”。此亦表明彦和乃最早之“人文性灵
派”。“君子”云云,表明主张大久主义,乃是君子本分。中国古代读书
人本色,即在于以智慧与性灵超越平庸,以创作与建言实现生命永恒。
然而,从文论上可提出一问题:此一智慧与创作,是否真实而自主之思
想产物?《序志》又云: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则尝夜梦
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
之难见哉,乃小子之垂梦欤!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此乃于孔子表一种极崇高之致敬,表明彦和内心写作之真实动因。
作为中国人文主义之始祖,孔子对于中国人文传统,具有真实之范式
意义。
然而另一面,即彦和实不能出孔子思想之所范,故其《文心》之主
旨,乃破齐梁浮靡文风;在“立”的方面,并不能有更大创获。如何理解
彦和之尊孔崇儒?《序志》明言: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末足
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
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
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架脱,离本弥甚,将遂
自主精神、生活世界与多元传统·3·
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
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
案,此段意思,有三重含义。一、再申言中国人文主义之“可大”,即
“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如果将“经典”视为文化与文明的基本价值,
则经典枝条,也即表达与展开文化与文明之基本价值。一切浮诡之文、
饰画之文,皆是小巧格局,皆是自恋或异端。二、“敷赞圣旨,莫若注经,
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表明文章(也包含文学)
与经学又不同。盖经学乃“敷赞”、乃“注经”,乃“弘”扬,而文章(学)是
“成立一家之言”,乃寄托其“性灵”。三、然而,文章(学)虽然向往“立
家”,却又“贵乎体要”(回归大本),“攻乎异端”,此乃妨害思想自主,毕
竟回到套套之中①。
如何解释此中的矛盾?关键是将经典作何解释。如果将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SY235C9I2KS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陶瓷原料及配方基础.ppt VIP
-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课件.pptx VIP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docx VIP
- 2023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试卷(练习题库).docx VIP
- IEC 60840-2004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中文).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混凝土混凝土.ppt VIP
- 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