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2卷第1期 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1.22.N0.1
2010年3月 JournalofXichangCoHege·SocialScienceEdition Mar..2010
钱澄之 “情道”观在散文创作中的体现
张瑞杰
(忻州师范学院,山西 忻州 035400)
【摘 要】钱澄之文以载道的 “情道”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他将 国破家亡、妻亡子散的切肤之痛付诸笔
端。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情道”一以贯之的散文作品,主要体现在怀念故国、经世致用、悼亡妻孥旧友等作品中,而其中又以
悼亡妻儿的散文最具特色。
【关键词】钱澄之;散文;“情道”;理论与创作
【中图分类号11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0)01—0033—03
钱澄之,初名秉镫,字饮光 ,又字幼光 ,晚号田 的情道合一之文在明末清初 自成一家,独树一帜。
间老人,西顽道人 ,安徽桐城(今属安徽枞阳)人。生 溯其因缘,乃钱澄之深谙程朱之道 ,经世致用之学,
于 明万历 四十年 (1612),卒于清康熙三十二年 要求为文要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他 目睹和身
(1693)。他一生颠沛流离 ,行隐江湖,其诗文最大 历明末清初专制的黑暗和压抑,有着易代乱世国破
限度地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从不同层 家亡的惨痛经历,其冲破理学以“温柔敦厚”为宗旨
次 ,多角度向世人展现了明清易代之际的风云变 的禁锢与束缚,重申“情发于中而行于言”,强调抒
幻,以及其 自身凄苦而复杂的心路历程。 写时乱引起国破家亡的忧恨悲愁之情,唤醒济世为
清朝 中叶大兴文字狱 ,钱文因涉时讳多未传 己任的忧患意识,使文学中怨刺之声和忧时感事之
世。清末民初 ,钱文作为反抗异族的声音,《田间诗 音越加强烈。
集》、《田间文集》于宣统三年 (1911)重印。在长时 在文以载道的基础上,钱澄之注重真情实感。
期的沉寂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 ,学界又开始了对 要求将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放在诗文创作的首要
钱澄之作品的研究。但大多关注于诗歌,在散文创 位置,反对言行背离的淫声、虚伪之情 ,主张向儒家
作方面尚无人问津。本文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 传统回归,以性情为本。而情之抒发要文理 自然,
钱澄之 “情道”观在散文创作中的体现作初步探讨 , 开合有度 ,读之气吁语畅,江《汉持澜序》有云:“理
希求抛砖引玉。 也者,气之源也 ,理明而气足,气足而法生。穷理御
一 钱澄之的 “情道”观 气以轨于法,文之澜所由成也。”111p【钱澄之学术广
钱澄之诗文兼著 ,其文上承司马迁 《史记》文风 博 ,淹通四部,为文讲求 自然,要求读书穷理,绩学
而能得其精髓 ,后继韩愈、欧阳修 、苏轼散文余绪而 有得 ,而非依傍经史、追慕大家或迎合时俗。其有
更显逻辑严谨、行云流水、疏不间隙。钱澄之有感 用世之志,故所言均有感而发,内容充实,不为空洞
于明末世风 日下,士大夫空疏之学 ,散文末流之弊 浮泛之论。“理”即道,深厚的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
盛行,倡导文以载道,以程朱理学为基础,以经世致 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理明而气足”,“气”是
用之学反对空谈心性之学,为文要有真情实感 ,强 指深厚的学识与儒家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
调文道合一。重《刻青箱堂集序》有云: 后在古文创作中的一种体现 ,是文章的活力、生机
夫天下未有离情以为道者。非道之情 ,妄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