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 4期
从文人心态看 《聊斋志异》的文化意蕴
— — 以《聊斋志异》中科举题材为 中心
张洪 良 ,李 锋
(1.山东/11业职业学院科研处 ,山东淄博 256414,2.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聊斋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淄博 255130)
[摘 要]《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科举题材是 《聊斋志异》重要 内容之
一 , 与蒲松龄一生的追求息息相关,也投射 出蒲松龄作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矛盾 的心态:既渴望科举成功又因屡屡
失利对科举有些厌倦从而对科举制度的某些弊端进行抨击。
[关键词]文人心态;《聊斋志异》;文化意蕴;科举题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1672--1217(2011)04--0101--03
在 中国文言小说发展史上 ,《聊斋志异 》无疑是 农 民的反清抗争 。于是,在清朝相对稳定的统一和
巅峰之作,“其文学成就之高,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巩固以后,许多读书人便迫不及待地幻想着通过科
不独大大地超越了它的先驱者 ,继它之后 问世的这 举制度的途径来出仕,而蒲松龄便是他们当中很执
一 类 型 的作 品,也 没 有 一 部 可 以 与 之 匹 着的一位 。因为他实在太想通过科举来博取功名,
敌。~[1](P176--177)作为一部 “百科全书式”的文学 巨著 , 以此实现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奋斗的 目标 “学而优则
《聊斋志异》是封建时代一个乡下落第书生倾其毕 仕”。中国 的人 才选 拔经 历 了世 袭制——荐举
生、呕心沥血的结 晶,同时也是一部包罗万象且文化 制——科举制三个阶段 ,而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 ,是
意蕴丰富的经典作品。 统治阶级用来选拔和造就本阶级需要的人才所建立
的一套制度,在初期 曾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 的
推动作用,但到了明清时代 ,规定从 《四书》、《五经》
《聊斋志异》反映的生活范围广泛,其中科举题 中命题,应试学子要 “代圣贤立言”,同时又有一套固
材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有人言 “真正反映科举 定的形式(俗称八股文),如此则使许多学子成为了
制度 、科 举 问题 、科 举 黑 暗 的,蒲 松 龄 是 第 一 科举制度无谓的牺牲品,科举制度也成为 了束缚知
人 。”_2](。。(段启明:文学 的独创性原则—— 《聊斋 识分子的利器,几乎完全丧失了它选录人才的意义,
志异》和 《儒林外史》的艺术和思想)这不仅与蒲松龄 越来越成为统治者愚民治民的工具 ,其弊端也越来
的生活经历相关 ,也真实映射 出一个乡下文人 的心 越明显,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学子亦深受其害,蒲松
态 。 龄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蒲松龄一生的经历来看 ,科举成为他生活 中 为了找寻蒲松龄小说 中反映 “科举”的因由,我
很重要的内容 。但在 “科举”这条路上 ,蒲松龄是一 们有必要把蒲松龄的生活经历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
个 “彻底”的失败者 ,因科举屡试不中,愤而撰写小 蒲松龄生于明末 ,长于清初 ,出生于一个 “书香”家
说 ,终于写就 《聊斋志异》这一传世之作 ,以此来发泄 庭 ,可其祖上科名不显。其上辈虽说 “科甲相继……
心中之怒气 ,更为重要的是他想借 “小说”这一载体 而称望者,往往指屈之”]( ,到了其高 、曾祖辈不
完成其在 “现实”中不能完成的美好愿望 。 过是廪生 、痒生,其祖父却连个秀才也不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