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VIP

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的体会 ????????????作者:钟鸣,卞正乾,唐伟军,汤佳音,丁圣豪,谢辉 【摘要】? 目的:总结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体会。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为1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APR根治术。其中男10例,女7例,45~82岁,平均72岁。腹部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会阴部手术按常规手术进行。结果:17例中14例(824%)采用完全腹腔镜术式,3例(176%)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手术中均未行盆底腹膜关闭和结肠造口旁间隙关闭。平均手术时间为(1662±427)min,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并发症有会阴部切口感染2例(118%),不全性肠梗阻1例(59%)。术后随访2~48个月,平均26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48个月,造口旁疝1例(59%),远处转移1例(59%),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以及肠梗阻发生。结论: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APR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的优势;术中造成的系膜裂孔和盆底腹膜均无缝合关闭的必要,但结肠造口必须严密缝合腹膜防止造口旁疝形成;会阴部手术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腹腔镜微创技术是APR手术的较好方式。 【关键词】? 直肠肿瘤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开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施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1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为17例患者施行APR手术。其中男10例,女7例,45~82岁,平均72岁。术前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定位并取病理确诊,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32±07)cm。UICC病理分期Ⅰ期3例,Ⅱ期10例,Ⅲ期4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操作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制定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2006版)》[2]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标准。在脐上3cm处做一10mm戳孔安置30°斜面镜头,右侧脐旁腹直肌外缘做5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右下腹麦氏点做10mm戳孔作为主操作孔,左侧内麦氏点做一10mm戳孔安置辅助器械,同时作为手术结束时近端乙状结肠造口处。乙状结肠在腹腔内用线形切割器切断。   2? 结果   17例患者中14例(824%)完全在腹腔镜下操作;3例(176%)因骨盆狭小、肿瘤局部浸润较严重采用腹腔镜辅助术式,即在会阴手术开始时,于耻骨联合上缘腹部做一正中切口长5cm,协助完成分离直肠侧韧带和肿瘤。近端乙状结肠自扩大的左侧戳孔牵出腹腔做腹壁造口,未行结肠旁间隙关闭和盆底腹膜关闭。会阴部手术同常规直视术式。1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662±427)min。术中失血50~200ml,平均130ml。围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2例(118%)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59%)不完全性小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好转,1例(59%)术后尿潴留6个月后拔除导尿管。患者术后腹部切口5d拆线,会阴部切口21d拆线。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8个月,平均26个月,最长无瘤生存期为48个月,1例(59%)造口旁疝,1例(59%)远处转移。17例中无局部复发,无戳口和切口肿瘤种植及肠梗阻。手术前后X线片比较,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见图1、图2)。未对性功能障碍作专门随访。   图1? 术前X线腹部平片,小肠在盆腔部位置(略)   图2? 术后X线造影,未发现小肠垂入盆腔底部(略)   3? 讨论   31? 腹腔镜微创APR的优势及术式选择? 我国直肠癌患者中70%为中低位直肠癌,多位于盆底腹膜返折以下。虽然对直肠淋巴回流的研究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以实现,但对于肿瘤下缘距肛缘4cm以下的病例仍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为主。传统的APR中,腹部切口大,腹部切口距结肠造口较近,容易引起切口感染,影响患者康复和术后护理。腹腔镜APR手术除了能达到TME的肿瘤根治标准外[2],用左下腹10mm戳孔行肠造口,腹部仅留3个戳口,减少了腹部切口的感染,便于护理造口,减轻了患者痛苦。此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有助于患者早期接受其他辅助治疗[3]。因此,腹腔镜APR比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应成为低位直肠癌手术的首选。如术中因肿瘤局部浸润致游离困难或肿瘤较大、患者骨盆狭小造成腹腔镜下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分离不完全或困难,可在会阴部手术开始时,在腹部耻骨联合正中作一较小切口,帮助完成直肠侧韧带和盆底筋膜切除。即使腹部有切口,切口

文档评论(0)

fengyu48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