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大武》乐的道德与审美——从《礼记·乐记》评《大武》乐说起.pdfVIP

经典中《大武》乐的道德与审美——从《礼记·乐记》评《大武》乐说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研究】 ·总第479期· 经典中 伏 乐的道德与审美 — — 从 L记 ·乐记》评 大《武》乐说起 口黎 臻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 《大武》 乐的制定是先秦儒家乐教思想的依托。武王伐纣功成而作 大《 乐,但是有关武王伐纣事件的讨论使得 大《武》乐的主题未得明朗。孔子崇尚文王之德,因此称 武《》 “尽美而未尽善”, 孝《乙记 ·乐记》在 《宾牟贾》篇中借孔予之 口表达了周武王的盛大功德以及与儒家礼乐思想相 契合的道德规范的教化。对 大《武》 乐的解释也存在着在经典的语境中道德判断与审美价值的不平衡。 关键词: 大《武》; 乙记 ·乐 己》;孔子;先秦乐教;审美内涵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 (2013)07—0147—03 先秦古乐作为一种传统的礼乐手段 ,以庄严肃穆的场 舞 。亦有学者认为这是带有血族复仇性质的掠夺性战争。 合维护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潜移默化成为人们 烁 }己》认为崇尚武功并不是 大《武》的原始含义.而提出 内心里的情感和信念。音乐根源于社会生活,它艺术地反 j “天下之大教”的礼乐教化 ,认为武王克殷以后采取了一 应和表现了社会所寄托于人类的主观情感。乐舞在先秦时 系列的政治、社会和军事上的措施 ,以平息战争之遗气 ,使 期不仅深刻地保留了先秦审美教育方面及人生规范的深刻 国家消除战争阴影,修养生息。 乐《记》中这样形容 : “武 内涵,更重要的是成为道德教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经典 王克殷反商 ,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 中被赋予了先秦乐教的蕴含。 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 一 、 经典的解释—— 丰《L记 ·乐记》谈 L-t:盂 乐 于宋 ,封王子 比干之墓 ,释箕子之闪,使之行商容而复其 L记 ·乐记》中的 宾《牟贾》篇记载了孔子与宾牟贾 位。庶民弛政 ,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 关于 大《武》乐的问答 :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 复乘,牛散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 言,及乐 ,日: 夫‘ 《武》之备戒之 已久 ,何也?’对 日: 用 .例载1二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 ,名之曰 病‘不得其众也。’ 咏‘叹之。淫液之,何也?’对 日: 恐‘ 建‘橐 ’,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 不逮事也。’ 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对 目: 及‘时事 狸《酋》,右射 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捂笏,而虎 也。’ ‘ 坐,致右宪左,何也?’对曰: 非‘ 锰 坐 贲之士说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 也。’ 声‘淫及商 ,何也?’对 日: 非‘ 锰 音也 。’子 以臣。耕藉,然后渚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 日: 若‘非 》音 ,则何音也?’对 日: 有‘司失其传 t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 ,执酱而馈 ,执爵而酯, 也。若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子日: 唯‘。丘 冕而总干,所以教i者侯之弟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 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子 口: 夫‘乐者, 通 .则夫 》之迟久,不亦宜乎 !” f2这些描述与史实 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 ;发扬蹈厉 ,大公之 有一一一定的出入, 史《记 ·周本纪》就记载武王伐纣有明显的 志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 之迟 j缸族复仇意义,克殷后又采取了诸多措施稳固统治。可见 , 久,不亦宜乎!”’ [】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