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青年》“新诗歌”专辑研究
   摘 要:基于东北沦陷前期诗歌生产的颓势,《新青年》诗歌编辑于1938年刊出“新诗特辑”,初显了其为振兴东北诗坛做出的努力,可称为“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新青年》附刊“新诗歌”专辑的出版,是东北沦陷区期刊诗歌编辑挽救新诗的一次重要行动,也是东北现代诗歌历史的一个独特现象,具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研究价值。“新诗歌”专辑显示了以知名诗人金音领衔的阵容可观的诗人群体,诗作呈现出以个体生命的体验表达对社会、人生、理想的认知和贴近现实的书写与抒情等特征,显示出中国古代诗歌与西方现代诗歌的双重影响,诗人对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创作格调的双重选择与探索。 
  关键词:《新青年》;“新诗歌”专辑;挽救新诗 
  作者简介:高翔,男,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文艺生态学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新青年》诗歌、散文研究”,项目编号:Lnsky13A034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5-0116-07 
  别辟路径地从现代期刊媒体审视诗歌生产,从文化生产理论、研究方法、文化体制诸多方面观察诗歌原生形态,当可获得崭新的文化认知和学术意义。作为《新青年》(沈阳)附刊的“新诗歌”,显示了地位相对独立和专业色彩鲜明的特征。 
  一、“新诗歌”专辑刊行缘起 
  始于1935年的《新青年》(沈阳)的诗歌生产,是与其创刊同步而行的。创刊号即设置“诗”专栏,刊有骧弟(金音)的《雨》(外二章)、可钦的《暮》(外二章)等。但此后其诗歌作品的刊行多呈不稳定状态,时多时少,且有时不见诗歌栏目。《新青年》包括诗歌生产在内的整体大起伏的运行状况,作为诗人的金音那时就有所不满,其在《关于成弦》一文中说道:“《新青年》印到我入XX1第二年,似乎不见起色,不,不是不见起色而是已退色……我既不大高兴写什么,你(指诗人成弦)也离开那里。”[1](P177) 
  其实,《新青年》诗歌生产的衰败之象,是这一时期前后东北诗坛的缩影。黄汉曾不无痛心地说:“过去的诗坛,虽然是歪曲的生长,但至少是流动着,是变化的,可是现在已经陷于静止的状态里了。”“我们现在很可以找到千篇一律因袭的滥调,把几个固定的名词反复运用着,无疑的满洲诗坛是将沉入死亡的深渊里去了。”[2] 
  为改变诗歌创作的颓势,《新青年》决定于1940年4月号起发行附刊《新诗歌》。《新青年》1940年4月号封面醒目地竖排印有“特辑 新诗歌 第一号”字样。该期有两个文件值得关注,其代表了《新青年》诗歌生产的编辑意向。 
  其一是刊载于广告扉页上的《本志附刊由四月号刊起〈新诗歌〉》,内容如下: 
  诗在今日正被唱着悼歌,几乎它趋近于宿命的灭亡。我们不甘于默视,要从新的角度上站起来,重新建设一下诗坛,这里没有意见,也没有主张,只有工作。倘严格的向我们要求意见,那意见只是热烈的要求着,写诗的人应该起来援助我们去突破那诗在现实的宿命。 
  这一短文,针对诗坛“今日正被唱着悼歌”、“趋近于宿命的灭亡”的现实,鲜明地表达了《新青年》文学编者“不甘于默视”诗歌创作现状而欲重振诗坛的意愿。 
  其二是刊于“新诗歌”封面的扉诗《牝牛》: 
  镰刀舐过的荒野上 
  再不会有草叶的飘摇了 
  人们不再把牝牛赶去了 
  不再被牝牛爱顾的草呵 
  像牛乳管一般的丝线 
  你不得不柔软下来了 
  不知儿女的牝牛 
  你有什么早饭呢? 
  有的仅是草上的牛乳呵! 
  呵!牝牛前的草呵, 
  牛乳前的孩子呵! 
  诗作从生物生态链的角度,诗意地描画出牝牛及其后代的生存状态。尽管牝牛“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但是若失去了青草又从何处觅奶,没有奶又何以使牝牛世代繁衍?编辑的意图十分明显,以此喻义当时诗坛的荒芜与凄凉,并预警着诗歌创作失去本源后的消亡。 
  《新青年》附刊“新诗歌”专辑的出版是东北沦陷区期刊诗歌编辑挽救新诗的一次重要行动,是东北现代诗歌史上一个独特现象,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惜迄今学界尚无人对此做些许言说。本文试以“新诗歌”第一、二号为文本进行研讨,旨在为日后的深度阐释尽奠基之力。 
  二、“新诗歌”专辑的前征象 
  《新青年》对东北沦陷区诗歌颓势的评估,绝非是一时即兴之见,缘由在于诗坛不景气由来有时。在1940年“新诗歌”专辑出版之前,《新青年》曾于1938年7月号(通卷第77号)推出“新诗特辑”,初显了《新青年》诗歌编辑为振兴诗坛而做出的努力,鉴于本文的“新诗歌”专辑研究主体,且“新诗特辑”与“新诗歌”专辑血连脉通,笔者姑且称“新诗特辑”为“新诗歌”专辑的一种前征象。在对“新诗歌”专辑进行文本阐释前,对这一“前征象”进行解读是必要的。 
  “新诗特辑”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