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商榷
摘 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字词的读音,收入了大量新增词语,对一些词语的义项和释义做出了修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笔者结合前人及自身研究,指出了其中一些值得商榷的注音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注音 规范化
2012年6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6版面世,这部词典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了语言生活参与者必不可少的权威指南。新版《现汉》在注音方式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对词组、熟语以按词分写的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按照四字成语的结构差异加以区分——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在中间加短横“-”,如“投井下石”注作“tóujǐng-xiàshí”;不能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则全部连写,如“判若鸿沟”注作“pànruòhónggōu”。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部结构和意义内涵,严格遵守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正词法》)。然而,笔者对于新版《现汉》中一些词语的注音存有疑问,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含多音字词语的注音问题
汉语中多音字很多,有的是因为有不同的语义而读作不同的语音,即分音别义;有的则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原因,有不同的读音。对分音别义的情况而言,若对其中的多音字理解不同,就可能读作不同的音。如:
(1)【间不容发】jiānbùróngfà,意思是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第629页)其中的“间”是多音多义字。究竟该读作阴平还是去声呢?《现汉》第6版注释其中的“间”为方位词“中间”之义,音jiān。而有学者曾指出“这里‘间’指‘间隔、间隙、距离’,不指‘中间’,应当注为jiàn”[1]。因为“中间”和“间隙”二词的意义不同,前者只是说明事物之间的位置,后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小。(参见第6版第1684页【中间】和第637页【间隙】)“间不容发”的意思是“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情势极其危急”。当然,“间”指“间隙、空隙”,应读为jiàn。笔者在多部权威辞书中见到“间不容发”中“间”的读音都为jiàn。如:《汉语大词典》(1994年版,以下简称《大词典》)第12卷第75页:“‘闲’,古苋切,亦作‘间’”释义为“空隙;缝隙”,读为jiàn,该词典中【闲不容发】一条,也作“间不容发”;《实用成语词典》(1984版,知识出版社)【间不容发】:“间,空隙,注音jiàn。”《辞海》(1999年缩印本)在“间jiàn”字条下也收录【间不容发】。由此可见,“间不容发”中的“间”应为“间隙”义,读为jiàn。在这个问题上,《现汉》显然应与其它权威辞书保持一致,将【间不容发】一词的注音改为jiànbùróngfà。笔者认为,《现汉》之所以仍用jiān,是符合1985年国家语委等三部委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中的规定的:“间(一)jiān 间不容发,中间(二)jiàn 间隙……”[2]由此可见,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理解该词中多音多义字“间”的意义。笔者认为,《现汉》应对“间不容发”中“间”的音、义同时做出修订。
还有个别分音别义的字,因为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其注音也存在争议,如:
(2)【荫翳】《说文解字·艸部》:“荫,艸阴地。”即“草木遮蔽地面”之义,徐铉注音引《唐韵》“於禁切”(yìn),《广韵·沁韵》也注为“於禁切”(yìn)。《集韵》“荫”又音“於今切”(yīn),“草木荫翳也”,是草木枝叶繁茂之义。可见,“荫”作动词时应读为yìn,作形容词时应读为yīn。《审音表》规定:“‘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如此,是将“荫”“阴”二字分音别义,作名词时一律写作“阴(yīn)”;作动词和形容词,写作“荫(yìn)”。可是,《现汉》第6版第1550页对“荫翳”的注音及释义是这样的:“【荫翳】yīnyì①动 荫蔽(笔者注:即遮蔽)②形 枝叶繁茂。”这显然与古音及《审音表》不合,笔者认为应修订为yìnyì,同时“荫蔽”也应读为yìnbì。《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将“荫翳”注为yìnyì。
此外,由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原因,有些词有不同的读音。如:
(3)【血】根据《审音表》,“血”字有文白两读:用于复音词及成语,读xuè,如:贫血,狗血喷头……;口语多单用时,读xiě,如:流了一点血,鸡血……《现汉》(第6版)的处理与审音表相同。但笔者发现,在由“血”构成的一些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复音词中,注音却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
【吐血】(见《现汉》第1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