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北医三院李邻峰教授.pptVIP

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北医三院李邻峰教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脂溢性皮炎 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即头、面、前胸、后背、肩胛区、脐周及会阴部位的一种红斑性皮疹,有油腻性鳞屑。 病因尚不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 (1)皮脂溢出 (2)感染。糠秕马拉色菌 临床分型 婴儿型:摇篮帽样皮疹。生后3~4周,头皮红斑,表面有淡黄色腊样脱屑。 成人脂溢性皮炎:红斑及油腻性脱屑。皮疹常扩展至发迹边及耳后部位。轻度瘙痒。 非炎症性者主要表现为轻重不等的糠样脱屑,即平常所说的头皮屑,又称干燥性糠疹。 诊断 诊断:主要据临床表现。 鉴别: 头皮银屑病、接触性皮炎、间擦疹、酒渣鼻、玫瑰糠疹。 治疗: 可选低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间断外用,可加用2%酮康唑。 乏脂性湿疹 皮肤脂膜脱失,皮肤丢失水分致皮肤浅层干燥、干裂、细小脱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湿疹。 又称冬季瘙痒、干皮症、干燥性湿疹及皲裂性湿疹。 与皮肤表面油脂减少或功能不良有关。 诊断 多见于冬季,老年人及洗浴过度者易发,重者无季节性。 小腿伸侧皮肤干燥细小的皲裂、脱屑,伴程度较重的瘙痒,不同程度湿疹表现。 诊断:根据特征性临床表现。 治疗: 润肤剂,如白凡士林、VE霜、矿物油,每日1-2次。 去除病因。 盘状湿疹 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接触性刺激或过敏反应及情绪变化有关。 边界清楚的钱币状湿疹损害,有丘疹、水疱、渗液、结痂等,又称钱币性皮炎。 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 治疗:同一般湿疹。 手部湿疹 又称为手部皮炎,是发生于手部的湿疹皮炎类疾患的总称。 皮肤刺激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汗疱疹 角化皲裂性湿疹 淤积性皮炎 又称淤滞性湿疹、淤滞性皮炎或静脉曲张性湿疹 继发于下肢静脉高压的一种小腿湿疹,有人称重力性湿疹。 表现: 小腿下1/3轻度水肿、紫癜及含铁血黄素沉着。 损害多先出现于胫前及两踝附近,后逐渐扩展。 肤色逐渐转褐,因脂肪坏死,皮肤纤维化呈瘢痕疙瘩样或萎缩。 因局部血运不良,创伤或感染极易引发难以愈合的溃疡,疼痛明显,愈合后遗留象牙白硬斑块,周围色素沉着。 诊断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踝部水肿,小腿皮肤棕褐色色素沉着及湿疹样改变不难诊断。 治疗: 1.湿疹样损害的治疗 2.处理静脉高压 3.治疗溃疡 ? 自身敏感性皮炎 突然出现对称、泛发性红斑、丘疹及水疱 又称湿疹样疹 多有局部感染、创伤或湿疹的基础。 治疗: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同重症接触性皮炎。 慢性单纯性苔藓 边界清楚的皮肤肥厚、革化性损害,多发生在项部、小腿等易搔抓部位,与慢性搔抓或摩擦有关,迁延难愈。 又称局灶性神经性皮炎。 治疗:同慢性湿疹。 红皮病 超过90%体表面积的红斑脱屑表皮水肿 需住院 主要参考书目:李林峰主编 过敏性皮肤病全面管理.云南科技出版社,2009 湿疹的诊断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特应性皮炎.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6 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湿疹皮炎的临床诊断.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湿疹皮炎的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北京2003 接触性皮炎.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 1995年第一版,1999年二次印刷. 皮肤性病学.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1 感谢聆听!欢迎交流 教师简介 李邻(林)峰,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现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科主任,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副主任。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博士,1995-1998年美国伊利诺大学皮肤病学系及遗传学系访问副教授。获美国芝加哥皮肤病协会研究基金奖。目前已主编著作10部 * 湿疹皮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 李邻峰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您需要: 掌握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和预防。 了解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既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也是疑难病。 学习内容 1 湿疹的定义 2 湿疹的分类 3 分类性湿疹的表现,诊断与治疗 定义 湿疹是由多种内部或外部因素引起的一类皮肤炎症性疾患的总称。 是形态学描述性名称,非病因学诊断。 凡具备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脱屑、肥厚、皲裂等皮损,有渗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均可以拟诊为湿疹。 湿疹的分类 皮损形态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 临床意义 病因学分类:外源性湿疹 内源性湿疹 临床应用很难 病因与表现结合分类 分类性湿疹: 有明确病因或特异临床表现的湿疹 常见: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