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致命热浪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
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
“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李碧华在她的博客中说,她很喜欢台湾这个获奖的咖啡馆电视广告片。
很多人会和她一样喜欢,因为很多人和她一样喜欢浪漫。
巴黎的露天咖啡座世界闻名,是法国浪漫文化的诗意象征。呼朋唤友或独自一人,在露天咖啡座来杯咖啡,吃些美食,可以说是巴黎人的生活常态。外地游客,要是没当过巴黎左岸的露天咖啡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到过巴黎了。
巴黎的很多露天咖啡座,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是客如流水。然而,2003年的8月,即使是巴黎最出名的一些咖啡馆的露天座位,白日里都空无一人。
如果这时你在巴黎,你也不会做阳光下的露天咖啡客了,因为你,受不了那种酷热。
致命酷热,法国浪漫的终极阻断
2003年8月,法国如往年一样,出现了亚速尔群岛反气旋的延长,给法国带来了干燥炎热的天气。但这一年,反气旋的延长持续时间和强度高度反常,阻断了行进中的暴风雨和暴风雨能带来的气温下调。法国各地气温持续攀升,出现了150年来所未见的酷热。8月的前12天里,180个气象站中的70个出现了绝对最高气温被打破的情况。巴黎、里昂等地气温多日高到40℃,南部的奥伦吉8月12日气温甚至突破了42.6℃。
8月的法国,到处燥热如烤炉。人们在大街上走动一会儿,就汗如雨下,气喘吁吁,心跳过速。时间一久,就体温过高,中暑脱水。大家都尽量呆在空调室内,享受丝丝冷气,以避门外蒸腾的热浪。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旁的露天咖啡厅,再见不到往常那样的熙熙攘攘景象。火车因铁轨受热膨胀变形而不得不减速或停开。核电站因冷却用的河水或海水升温而不能正常工作。各地有关森林火灾的报道不断,法国南部瓦尔省的森林火灾蔓延了63000公顷,并导致4名消防人员和6名平民丧生。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顶端的一个电器线圈,因烈日连续多日照射而燃烧,冒出阵阵青烟,令各国游客为之震惊。
8月的法国,呼啸的救护车在马路上疲于奔命。各家医院的走廊都放满了病床,因不耐酷热而死的人已经把尸殓房塞满,剩下的遗体只能用医院临时租借的大型雪房式货柜车存放在停车场。2003年8月20日,法国殡仪部门公布,在8月份的3周持续高温炙烤下,法国因酷暑共有13632人死亡。对于因炎热而死亡的人数的统计,时任法国总理的拉法兰认为应持谨慎态度,并称“有必要使用一种科学方法来做出可靠统计”。但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法国政府在8月29日承认,酷暑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死亡者总数至少约有11400人。
其实,在2003年7月末,法国气象局就宣布,一场反常的热浪将会出现在8月的第一周。鉴于法国1967年和1983年已经历过反常热浪,并分别造成了3000人和4700人的非正常死亡(数据来自《气候的历史》一书),人们已经预见到了这场强劲热浪,会引起大量的非正常死亡,但却没预见到这场酷热结局竟然如此残酷。
事后数据表明,这场酷热中,死亡率较前几年的平均死亡率高出60%,受到影响最大的是老人。巴黎省受影响最大,其中损失最严重的是郊区,瓦尔德马恩省死亡率增长了171%,而巴黎市内增长了127%。但意外的是,1983年热浪中损失严重的马赛,这场酷热中仅超出平均死亡率17.5%。马赛良好地控制了热浪带来的致命影响,主要是因为马赛很好地推行了耐心热浪文化,即在炎热时期让人们在配有空调的房间轮换避暑,发给老年人凝胶饮料,为处于危险中的人们定期湿润皮肤等。而法国卫生部门之前未在全国很好地推行耐热文化,加之工作人员短缺,在酷热持续加重时,大力控制致命结果的努力已为时过晚。
这场酷热,残酷地阻断了法国人的夏日浪漫。这个结局,也结束了人们如果预见灾难就很可能阻止灾难的良好期望。即使法国在之前就全面推行耐热文化,即使之前就加快森林火灾预防军队的调动,或许能拯救更多人的生命,然而却不一定能阻止这场生态灾难,因为在当时,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国家,能阻断这场酷热。
全球变暖,我们都可能成为气候难民
实际上,2003年,地球整个都发烧了,热浪几乎席卷全球。在印度、巴基斯坦等热带、副热带地区,某些地方的气温甚至高达45到49摄氏度。原本处于温带的欧洲,整个夏季酷暑“灼灼”逼人,至少35000人直接或间接由于酷热非正常死亡。就是原本处于中、高纬度的美国五大湖区和中国华北地区,都成为区域高温中心,遭遇极端高温事件。而阿尔卑斯山区的积雪、亚洲珠穆朗玛峰的冰川都开始出现前所未见的非正常消融。
实际上,2003年法国酷热事件,不过是全球气候变暖的诸多典型高温事件的冰山一角。数据显示,1906-2005年的一百年间,地球气候系统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