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语怀旧电影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年来华语怀旧电影探析   摘要: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华语怀旧电影不断创造高票房记录。与以往同类电影相比,近年来的怀旧电影大多远离意识形态冲突,政治色彩比较淡漠,较少反映现代性过程中的痛苦体验或城市化过程中的阵痛,而更关注日常生活,以青春的梦想和浪漫、爱情经历为主要怀旧对象。华语怀旧电影是消费经济的产物。反思型怀旧和创造性的怀旧形态是当下华语怀旧电影最为需要的。   关键词:   怀旧;华语电影;消费经济;反思型怀旧   中图分类号:J9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6―0048―06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华语影坛刮起了强烈的怀旧风,从《海角七号》、《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到《老男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中国合伙人》,这些影片都具有明显的怀旧风格:它们或缅怀特殊年代的爱情,或追忆校园里的时光,或回眸激情创业的青葱岁月。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大多具有很高的票房或极好的口碑,大大提振了华语电影的士气,也引发和催生了一系列的致敬或模仿之作。   这里说的“怀旧”(nostalgia),指的是现代人的一种无家可归的主观体验,一种在精神上重返家园(自然、自由、童年、过去、故乡等)的感受。时过境迁、人面桃花、人去楼空、睹物恩人、物是人非,说的其实都是这一感受。华语电影的怀旧热潮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有学者研究,怀旧类的华语电影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以1982年的《城南旧事》(大陆)、《光阴的故事》(台湾)、1984年的《倾城之恋》(香港)为代表。不过,在这之后的30年里,华语怀旧电影似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与以往的怀旧电影相比,近年来的怀旧电影有着怎样的特色?为什么会出现既叫好又叫座的情形?华语怀旧电影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时代症候?我们最需要怎样的怀旧电影?这都是本文将要涉及到的问题。限于篇幅,我们不妨以近年来两部有代表性的怀旧电影《那些年》和《老男孩》为例,以管窥海峡两岸怀旧电影的审美特征、文化意味及其包含的社会症候。   一、《老男孩》和《那些年》:不一样的青春,同样的怀旧   之所以选择《老男孩》和《那些年》作为比较对象,是因为二者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一,它们的上映时间接近,《老男孩》是中影集团联合优酷网拍摄的“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一,影片于2010年10月28日在网络上首播。十个多月后,《那些年》于2011年8月19日在台湾首映,于2012年1月在大陆上映。其二,两部电影的主创人员都是名不见经传的电影界新人,前者的导演、编剧兼主演肖央之前只是圈内人了解的广告导演,后者的导演、编剧九把刀之前只拍过一部26分钟的电影短片《三声有幸》,几乎是影视界的新人。其三,影片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走红。前者是只有40余分钟的微电影,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但在网络上线后,在十几天内仅在优酷网平台上点击率就逼近5000万,如果要算上线下观看,观众数量会更加惊人。后者创下自2008年《海角七号》以来台湾本土电影的又一个票房奇迹,累计票房已达4.6亿新台币,再创年度台湾国片新高,在大陆的最终票房为7580万人民币,也创下台湾电影在大陆的最卖座记录。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影片的灵魂都是对青春情怀的追忆,这也导致了两者的基调、叙事、风格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先看《老男孩》,“男孩”是青春的代名词,很容易让人想到朝气蓬勃和阳光灿烂,而一个“老”字却让这些蒙上了一层岁月的沧桑感。电影的叙述方式主要是插叙和倒叙,以筷子兄弟参加“欢乐男生”的选秀比赛开始,然后开始回忆,重温他们的青春故事,最后是以筷子兄弟开始比赛,演唱《老男孩》,结束选秀、回到现实中结束。《那些年》的叙述方式几乎和老男孩一模一样:电影一开始,男主角柯景腾西装革履准备参加初恋女友沈佳宜的婚礼,拿起了电影中的一个特殊符号――红苹果(真爱的隐喻),影片进入回忆,电影最后又是从柯景腾开始吃苹果,参加沈佳宜的婚礼,坠入平行时空中的幻想而结束。两部电影的怀旧内核是一样的,都是青春期的爱情和梦想,都是“缅怀青春记忆、追溯失落梦想”:青春期的少年同时喜欢上清纯美丽的校花,少年们各自大显身手,或弹吉他唱情歌,或“英雄救美”,或打篮球耍宝,或变魔术搞笑,或写情书,或约会,或用功读书……   正是因为以上相似之处,《老男孩》和《那些年》的故事充满了大量的怀旧符号,浓浓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随着《老男孩》片头的出现,熟悉的广播体操的旋律也响了起来,随后,教学楼上的校训,课前嘈杂的教室,蓝白相间的校服,回力鞋,盒带式录音机,BP机,掌上游戏机,教室里臭美的少女和犯坏的男生,中分头,抽烟,喝酒,打架,北冰洋汽水,书桌里的闲书,弹吉他耍帅,霹雳舞,MJ的舞步,《花仙子》、《十六岁的花季》、《小芳》、《星星点灯》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