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台臣:从科举秀才到革命教育家
谢台臣,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现属河南省)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他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1923年7月奉直隶省教育厅派遣,到大名创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并被委任为七师首任校长,致力于教育改革。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力配合中共党组织开展活动,为革命作出很大贡献,被誉为“革命教育家”。1936年逝世,终年52岁。
提出以“以作为学”思想
早在1918年,谢台臣就接受《新青年》杂志所宣扬的新文化、新思想。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深受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反对旧文化,提倡科学与民主。1923年他担任大名省立第七师范校长时,为改革旧教育制度,首先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广招人才,逐步形成了以晁哲甫、王振华、高绍亭为骨干的一支进步教师队伍。
他针对读死书、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旧教育制度,参考国内外教育论著,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提出了“以作为学”和“师生打成一片”的主张。在他制定的教学大纲中,阐明了“以作为学”的含义,对“以作为学”中的“作”与“学”的辨证关系作了精辟论述。他说:“凡是称得起科学的理论,通统是作的经验的结晶,同时,又是推进作的经验发展的动力,只有‘作’才可以产生理论、修正理论、发展理论、证明理论;也只有从‘作’中锻炼出来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行,才算真理论。以往司教者,往往不了然于作与学的科学的关系,误以读书为教育的全部。以致学工业的不会制造,学农业的不会种田,理论与事业分家,教育与生活隔离。所谓理论与学者,都成了无用废人的别名。我们的‘以作为学’教育,换言之,可以说是‘泼辣’教育。‘泼辣’是士大夫气的反对名词。士大夫是贱视劳动,不会劳动,只会消费,爱说空话,不作实事的。我们要尊重劳动,长于劳动,会生产,说真话,做实事。我们要与生产的人打成一片,随处教,随处学,在耕种时讲农学,在作坊中讲工学,在用秤或搬石头时讲力学,在人事纠纷中讲社会科学。一面教人,一面跟人学习。”
为了实现“以作为学”,谢台臣在校园内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并兴办了纺织、制革、制肥皂等小工广。由于谢台臣的倡导和身体力行,经过二、三年的努力,大名七师已成为一座林木葱郁,芳草铺地,间有鲜花点级的整洁美观的学校。当时,冀南道尹周韶南对学校变化很感兴趣,曾到学校给学生讲《郭橐驼传》,并拨给大名七师500元银币作植树费,以资鼓励。
谢台臣十分强调讲授教材要充实新政治内客。他逐步废除了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审定的文科教科书,决定国文课选用李大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文章,也选用苏联作家高尔基等人的革命文艺作品。他自己讲授历史课,能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通俗扼要地讲解从先秦到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历史,深受学生欢迎。为了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谢台臣还让图书馆订购大批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史的一元论》、《新青年》、《拓荒者》等。他亲自向学生推荐马列经典著作,向学生介绍如何阅读经典著作,还把积累多年的宝贵书籍赠给学校图书馆。同时,他还发动学生自购书籍,动员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借书、购书、读书蔚然成风,并对各种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政治思想有了很大提高。
谢台臣提倡民主办学,并具体规定了四条原则:“第一,全校师生打成一片,无感情上的隔阂及生活上的差异,使师生关系变成像家人父子一样的亲切。第二,学校设施不善,是全校师生共同的损失,要随时见到随时建议,随时通过,随时改进。第三,教师要不耻为学生,学生要不怕为教师,师生在互相教授互相学习之中,用集体力量废除课本教育,实现‘以作为学’。第四,有疑便问,有得便教,种菜的园丁可以教我们园艺学,做木工的工友可以教我们手工,我们又可以根据所学过的理论来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技术与认识。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师生互教互学,自由讨论,亲密羌间。谢台臣本人及学校其他负责人,不仅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术讨论,还一起参加劳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学生打篮球,有时他来当裁判。七师校园充满了民主空气。
七师成为为中共党的策源地
1926年8月,中共党员冯品毅在开封受到军阀和反共分子的迫害,回到大名。谢台臣毅然聘请冯品毅来大名七师教书。冯品毅在大名七师任教仅3个月,在学生中发展共产党员,不久又建立了党、团两个特支。这是直南地区较早的党团组织。
1927年春,大名党、团特支已有党团员30余人,党团特支改为大名党、团县委。此时,由李素若、赵济众介绍谢台臣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台臣入党之后,将大名七师逐步变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学校,学校的主要行政职务,如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均由共产党员担任。在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