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视阈下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_杨林_侯欢.docVIP

财政分权视阈下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_杨林_侯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 年 9 月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Sep. 2014 第 36 卷 第 9 期 CONTEMPORARY ECONOMIC MANAGEMENT Vol.36 No.9 DOI:10.13253/ki.ddjjgl.2014.09.015 财政分权视阈下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 笪 杨 林, 侯 欢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越来越大, 债务迅速膨胀。 债务存 量较多、 结构失衡、 使用效率低下、 偿还期集中等问题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蕴含风险日益增加, 究其原因既 有债务约束软化、 债务收支监管乏力、 风险预警系统失准等债务管理方面的不足, 也有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等 制度方面的局限。 鉴于此, 从应对地方债务风险的短期举措和长期制度建设两个层面提出对策, 多措并举, 标 本兼治, 为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路径选择提供思路。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 F8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4)09-0074-07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相 继爆发,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受到了越来越多 的 关 注 。 2013 年 12 月 ,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强 调 2014 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通过短期应对措施 和长期制度建设相结合, 加强源头规范, 严格政 府举债程序, 做好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  Qian and Roland(1998)[4]发现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 过程中, 财政分权能加强各地方政府竞争, 提高 资金使用成本, 促进经济增长。 Jin et al. (2005)[5] 认为分权给予了地方政府较强的财政激励 , 使自 身利益同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 本着对利益最 大化的最求, 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居民 险工作。 2014 年 3 月, “两会” 中央政府工作报 消费偏好的同时 , 力求当地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 告明确指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 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推行政府综合 财务报告制度, 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当前, 由 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不足以及财政体制 的局限, 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引发的问题日益 严重, 如何通过有效的路径将地方政府债务潜在 的风险隐患和暴露出的问题逐步化解, 避免政府 性债务失控, 对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意义 重大。 一、 文献回顾 以 Tiebout(1956)[1], Musgrave(1959)[2]等 为 代 表的传统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认为, 由地方政府分 散化提供公共产品可以提高供给效率, 为实现公 共产品的最优配置, 有必要在不同级次的政府之 间 进 行 分 工 。 Oates(1972)[3]提 出 地 方 政 府 能 避 免 信息约束的限制, 切实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产品 多样化的偏好, 掌握支出项目的真实成本, 因而 向下级政府分权有利于提高支出决策合理性 。 收稿日期: 2014-05-27 Gemmell(2013)[6]提出较多的收入分权, 较少的支 出分权有助于经济的增长。 然而, 财政分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 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 并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膨 胀而显现。 有关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 研究中, 杨子晖 (2011)[7] 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 模型探究政府债务、 政府消费与私人消费的非线 性关系, 发现分权体制下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 “挫伤” 了政府在刺激消费、 带动内需方面的有效 性。 葛鹤军, 缑婷 (2011)[8] 提出财政分权的不充 分促使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软约束性, 导致地方 政府融资需求不断增加, 相关融资平台公司的信 用风险有所加大。 徐坡岭, 郑燕霞 (2012)[9]发现 我国分权过程中,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和支出规模之间存在矛盾, 并且地方政府官员在 缺少监督约束, 导致隐性负债规模极其庞大。 李 丽虹 (2012)[10]认为省、 市级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 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发展, 而对县级政府而言, 驱 网络出版网址: /kcms/doi/10.13253/ki.ddjjgl.2014.09.015.html 网络出版时间: 2014-7-10 8:34:34 作者简介: 杨林 (1969-), 女, 山东烟台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 公共经济与管 理; 侯欢 (1990-), 男, 安徽亳州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