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4 年
第 59 卷
第 6 期:479 ~ 492
《中国科学》杂志社
专辑 : 生物多样性
评 述
SCIENCE CHINA PRESS
杂交-渐渗的遗传进化效应与栽培作物野生近缘种
多样性保护
卢宝荣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E-mail: brlu@
2013-05-30 投稿, 2013-08-19 接受, 2014-01-16 网络版发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100401)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2011ZX08011-006)资助
摘要
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栽培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 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可
关键词
持续利用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生境遭到严重破坏, 野生近缘种的生
存状况受到严峻挑战, 许多野生近缘种群体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已经濒危甚至灭绝. 然而, 最容
易被忽略的影响是栽培作物与野生近缘种的天然杂交和基因渐渗及其所带来的遗传和进化效
应. 作物的杂交-渐渗可以改变野生近缘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完整性, 导致已保护野生群体遗传
多样性丧失. 杂交-渐渗对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性保护能造成怎样的影响, 目前仍知之甚少. 如
何制定合理的策略来降低栽培作物基因渐渗对野生近缘种保护带所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重要, 而
且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遗传资源
保育
基因流
野生植物
遗传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人类在 1 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和驯化野生植物,
而培育出了抗锈病的小麦高产品种 [6]; 国际水稻研究
并将其作为食物及营养的来源
[1~3]
. 通过驯化和人工
所也将不同野生稻物种 (Oryza spp.)的抗虫和抗病基
选择 , 一些野生植物得以改良并且适应人类栽培的
环境, 逐渐成为栽培作物. 例如, 人类的主要粮食作
物小麦(Triticum eastivum)、水稻(Oryza sativa)、玉米
(Zea mays)、稷(Panicum miliaceum)、薯类以及大量
因转入栽培稻 , 大大地提高了水稻品种抗虫和抗病
的能力[7]. 最著名的例子是中国育种家将普通野生稻
(O. rufipogon)的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基因转入栽培稻,
成功培育出了栽培稻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 使
的蔬菜和水果等均来自于野生植物
[2~5]
. 栽培作物及
自花授粉作物栽培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成为可能 , 极
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因
资源 , 在作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和育种中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 特别是与栽培作物具有一定遗传关系的
野生近缘种 , 由于长期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抵
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 在其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积累
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和有益基因资源 . 育种学家在对
作物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中 , 可选择和利用来
自野生近缘种的基因资源来改良品种的特性 . 例如 ,
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 , 育种家将长穗偃麦草
(Elytrigia elongata)的 抗 锈病 基 因 转 入 栽 培小 麦 , 从
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8]. 上述实例均表明, 利用作
物野生近缘种的基因资源来改良栽培作物品种的性
状, 在现代遗传育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野生近
缘种的基因资源非常重要, 具有不可替代性.
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粮食生产需求巨大和产
量急增、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
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原因 , 栽培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
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 导致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
性 丧失 . 例 如 , 快 速 的城市 化过 程和 基础 设施 (如 公
路和铁路)建设造成野生近缘种生境的丧失和大量群
引用格式 : 卢宝荣. 杂交-渐渗的遗传进化效应与栽培作物野生近缘种多样性保护 . 科学通报, 2014, 59: 479–492
Lu B R.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effects of hybridization-introgress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of crop wild relative species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4, 59: 479–492, doi: 10.1360/972013-660
2014 年 2 月
第 59 卷
第 6 期
体的永久消失. 另外, 农业耕地使用方式和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的改变 , 以及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种猪用苗药添加剂的试验报告_周秀丽.doc
- 宜香系列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_王丽.doc
- 乙肝病毒感染相关肾小球肾炎治疗新进展_朱平.doc
- 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分析_丁岗强.doc
- 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长期抗病毒治疗对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_王小云.doc
- 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临床疗效研究_卢火明.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_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doc
-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抗病毒治疗的综合管理_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doc
-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临床疗效_刘辉.doc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停药后复发与血清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_司慧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