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度对鲤鱼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1
刘晓晖,盛连喜,王云彪,于文广,徐镜波*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4 )
E-mail :xujb515@
摘 要:实验室模拟生态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暴露条件下鲤鱼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不
同温度结果表明在25℃~29 ℃的时候,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出现增生状态。在31.5±1℃
的时候,线粒体数量减少,而滑面内质网大量出现。在 35±1℃左右的时候,肝细胞内的细
胞质中糖原颗粒的分布呈现出斑块化状态,线粒体数量开始减少,结构破碎化严重,同样内
质网结构也呈现出破碎化的状态,但是,内质网以糙面内质网为主。
关键词:温度,鲤鱼,肝脏,超微结构,线粒体,内质网
1 引言
[1]
大型火电厂在冷却水的排放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例如对水体中生物产生影响 ,
这是热污染的一个方面。关于热污染对水生生物影响的报道,参考国内外文献,主要针对的
是水生生物的宏观研究上[7,8] ,在微观方面,也有相关报道,例如热污染与应急蛋白表达[2]
等。但是在形态学上关于热污染水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报道较少。
冷却水在利用过程中可以作为养殖水[3]源,生活在其中的鱼类出现体形瘦小的趋势,这
与生物体的能量代谢器官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4] 。线粒体等细胞器官结构是肝细胞内完成生
物化学反应的重要化学物质酶的附着位点[5] ,因此在微观角度研究温度对鱼体肝细胞超微结
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生物
健康鲤鱼(Cyprinus carpio ),体重600±50g。鲤鱼是我国养殖最广泛的淡水鱼种类之一,
生长快,产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同时,也是国内外标准实验材料之一。
2.1.2 实验药品
NaH2PO4 、Na2HPO4 、25%C5H8O2 、OsO4、C2H5OH、C3H6O、包埋剂(Epon812 、
DDSA、DMP—30 )、蒸馏水。
2.1.3 实验仪器
玻璃鱼缸、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细口瓶、量筒、精密试纸、玻璃棒、广口瓶、铜网、恒
温加热箱、牙签、聚合器、Hitachti——600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2.2 实验方法
2.2.1 热影响试验
实验室生态条件下,设置鲤鱼驯养条件,按照安全受热方程式:
1本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号),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号:
200402000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子课题编号:2004CB418505 )的资助。
- 1 -
[67]
y= (26.26+0.4x )-2 求出最大短期暴露高温 。其中y :短期半致死温度,本实验条件
下为30.26℃;x :驯化温度,本实验室条件下x 为 15±1℃。驯养温度,以0.3℃/min 开始
升温,根据生理反应取出鲤鱼肝脏,进行实验观察。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试验
3
1、取材 取出染毒组和对照组的鲤鱼肝脏组织,用双面刀片切成1mm 左右的小块。
2 、前固定 将取下的鲤鱼肝脏组织迅速放入装有2.5%戊二醛固定液的瓶中固定。
3、漂洗 经戊二醛固定后的组织块用缓冲液漂洗1~8 小时,将组织表面的戊二醛洗净,
在此期间更换2~3 次缓冲液。
4 、后固定 将洗好的组织块放入 1%饿酸固定液中固定2 小时。
5、漂洗 从饿酸固定液中取出组织块用蒸馏水清洗五分钟,洗净样品表面的饿酸。
6、脱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