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松打虎
施耐庵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有关的词语,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体会武松智勇双全的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李逵见宋江》这篇文章时放了一首歌,叫什么歌?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可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段《武松打虎》。
二、简介文章出处及作者。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回目是“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人争执,把人打昏,以为打死了人,于是逃到柴进柴大官人家避难,不想染上疟疾,在柴进家住了一年有余。宋江因与梁山有关系被阎婆惜抓住把柄而怒杀阎婆惜,也投奔柴进而来,在柴进家里武松拜宋江为义兄,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两人依依惜别。
文章节选的就是武松回家的路上经过景阳冈只身打死猛虎的故事
由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合写。认为《水浒传》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
三、整体感知:
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2、 课文第1、2自然段写了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交流反馈:
1、 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
一共写了四部分内容:⑴武松进店喝酒。⑵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⑶武松打虎。⑷武松打虎后下冈。
2、写武松与店家对话刻画了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为下文徒手打虎作铺垫。
五、重点研读课文第5自然段。
1、 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2、 这段文字主要通过什么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具体描写了虎的哪几个方面?用意何在?
六、交流反馈:
1、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机智:⑴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⑵武松的三闪,消耗了猛虎的体力。
勇敢:
撺、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灵活、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有如此气势,,那么打虎的英雄就更了不得了,所以这个地方是用了反衬法。
武艺超群:
武松将半截棍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疙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左手紧紧的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
转守为攻,痛打猛虎连续的动作充分体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2、动作描写,虎的气势、灵活、声势;反衬武松的英勇无畏。
七、拓展运用:
1、《水浒》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从鲁智深、林冲、李逵三个人选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位,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并简述喜欢的原因(至少两点)。
示例: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豁达明理、行侠仗义、粗中有细。
林: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为人安分守己。
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直爽率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1《沁园春》(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2《雨说》(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3《星星变奏曲》(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4《外国诗两首》(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敬业与乐业》1(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5《敬业与乐业》2(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7《傅雷家书》1(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7《傅雷家书》2(人教版).doc
- 2014-201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学案:8《致女儿的信》(人教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隆中对》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隆中对》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三顾茅庐》(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周处》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周处》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白杨礼赞》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1《白杨礼赞》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2《三棵树》第1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2《三棵树》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 2015届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4《那树》第2课时(北师大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