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醇厚,兼以现代风味的诗歌行吟——辛笛三十年代诗歌创作分析.pdfVIP

婉约醇厚,兼以现代风味的诗歌行吟——辛笛三十年代诗歌创作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第 1期 婉约醇厚,兼以现代风味的诗歌行吟 辛笛三十年代诗歌创作分析 王 芳 (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5) 摘要:20世纪40年代,辛笛是以写现代诗而著称的 “九叶”诗人之一,然而辛笛的现代诗创作早在30年代就已 经开始,在诗人70年的创作历程 中,30年代的诗歌创作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既呈现了诗人在艺 术表现上新的向度,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向,但同时又体现 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坚守。 关键词:意境追求;诗体结构;语言表现;艺术风格及渊源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8477(2013)01—0141—05 辛笛是 2O世纪40年代以写现代诗而著称的 “九叶”派 理想追求的失落,感怀聚散离合的无奈 ,追忆似水流年的光 诗人之一,然而他的诗歌创作早在 30年代就已经开始.笔者 景,表达怅望故乡的情怀,可以说感伤怀旧是中国古典诗词 认为在诗人 7O年的创作历程中,30年代的诗歌创作是个独 共同的意境特点。受传统诗词影响,辛笛在 珠《贝篇》中抒写 特的存在。一方面从小受中国传统诗词影响较深.一方面留 的大部分都是感怀诗,而诗人也多沉浸在一己之愁的古典情 学国外 ,受到西方现代派及现代艺术的影响,使得辛笛这一 怀中。如对离别无奈的感慨,在 夜《别》中,诗人用 “支离的耳 时期的诗歌创作既呈现了艺术表现上新的向度 。即从传统到 语”,“憔悴的杯卮”,“鞭起的马蹄”,“帷灯摇露”等一些古典 现代的转向,但同时又体现了诗人对于中国传统诗歌的坚 意象,渲染了一种离别气氛,营造出一种离别意境,一句 “心 守。本文节取的辛笛 30年代的诗作以收录在 手《掌集》中的 沉向苍茫的海了”向我们传递着诗人对于友人离别 。无法挽 为主,其中有 《珠贝篇》中的十三首,写于 1930年到 1936年 留的无奈情怀。有成长迷惘的倾诉,在 《印象》中诗人运用 “蒲 夏 ,是辛笛在清华大学最后两年,以及毕业后在北平教书一 藻”,“流水”,“仲夏之夜”,“大人的蒲扇”和 “红纱的灯笼”等 年期间的作品,其时 “他在诗中运用古典意象和典故,配合现 记忆中温暖而柔美的意象构筑儿时成长的美好印象。然而诗 代的诗形,将两者巧妙地结合 以后,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古典 人感叹的是时间的流逝,成长伴随着儿时的美好成为记忆的 氛围浓厚的意境世界,”[1】()但同时在一些诗篇中又透露出 失落情怀。更有孤独行愁的抒发 ,怀《思》一诗中:在 “落 日”, 清新的现代气息。异《域篇》中诗作二十二首,写于 1936年 8 “远天鸽”,“瑟瑟的芦花”,“城下的路”及 “零落的花”和 “秋 月到 1938年间,期间诗人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身处异 风”中衬托出 “独行人”的孤单和自怜.饱含着此时的人生感 域,他把现代的感觉和古典的抒情结合起来 ,并以较开阔的 受,传达着让人回味不已的孤独和寂寞。 视野在多篇作品中展示出新的尝试。两个创作时段 .两个创 然而诗人并非只耽溺于一己的行愁和失落之 中,在 《冬 作地点,代表了诗人3O年代创作的两个阶段,以下本文将从 夜》里,诗人 “安坐在红火的炉前”,却 “想念温暖外的风尘,今 诗的意境追求 ,诗的结构技巧以及诗的语言表现来呈现诗人 夜的更声打着了多少行人。”将悲悯洒向风尘中的行人.而由 30年代的创作历程,探讨诗人3O年代诗歌创作风格及艺术 此有了一个自我的跳脱 ;不仅如此 ,诗人更在诗中增加了沉 渊源 思和体悟,(FAREWELL))抒写清华园离去之前的心情,有不 一 、 古典的意境氛围与清醒的现代意识呈现 舍,但是诗人更寄希望 “听黎明的笳吹/吹起西山的颜色”.于 中国古典诗人和词人常常抒写男女相思的惆怅及人生 离别的失落中增添了一抹希望的亮色。生《涯》本是抒写成长 作者简介:王芳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