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章编号:1008-181X(2001)02-0108-03
用于研究土壤孔隙三维结构的连续数字图像的制备
李德成1, 2,BRUCE VELDE2,JEAN-FRAN?OI DELERUE2,张桃林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2:Laboratoire de Géologe, URA1316 CNRS, ENS, 75231 Paris)
摘要:主要介绍了一种用于分析土壤孔隙三维结构的连续数字图像的制备方法,内容包括土样的处理、不同格式图像之间的转换、孔隙结构分析指标等;对一类具体土壤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 cm的间距内,土壤孔隙结构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
关键词:连续数字图像;土壤孔隙三维结构;图像转换
中图分类号:S152 文献标识码:A
Preparation of consecutive digital images for analysis of pore 3D structure in soil
LI De-cheng1, 2, BRUCE VELDE2, JEAN-FRAN?OI DELERUE2, ZHANG Tao-lin1
(1: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8, China; 2: Laboratoire de Géologe, URA1316 CNRS, ENS, 75231 Paris, France)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a method to prepare the consecutive digital images for analysis of pore 3D structure in soil. Its contents included the processing of soil sampl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ages with different formats as well as the analytical indexes of pore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a selected soil sample showed that there was evident variations in pore structure even within 2 cm soil space.
Key words: consecutive digital images; pore 3D structure in soil; image transformation
孔隙结构作为土壤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决定着水、肥、气、热等介质在土壤中的传输途径与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1, 2]。而获取孔隙结构的三维图像是研究孔隙结构三维特征的前提[3]。利用CT(Computed tomography)或CAT(Computer-assisted tomography)技术可获取土样的三维图像[4, 5],但昂贵的设备和测试费用是个限制因素。制备连续数字图像一直为一有效方法[3, 6]。从研究报道看,国内在这方面尚处于空白状态。在研究土壤孔隙结构演化时,我们制备了一写孔隙的连续数字图像。本文介绍采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土样处理及连续真彩色图像的获取,不同图像格式间的转换,孔隙结构的分析指标及一个土样的分析结果。
1 土样处理及连续真彩色图像的获取
1.1 土样的处理
在野外根据具体的土壤情况,用内径7 cm、壁厚0.2 cm的聚氯乙烯塑料圆筒以不同的方式采集原状土样[7],筒底部用2~3张直径10 cm的滤纸封闭以防土壤脱落,采样深度为0~20 cm。在室温下待土样完全风干后,沿圆筒边缘注入浸渍剂。浸渍剂的配置方法为:在10体积的树脂(ARALDTE GY 783 BD-EUREPOX 783,Ciba Geigy in Switerland)中加入4体积的固化剂(HARDNER HY296,Ciba Geigy in Switerland),适当搅拌混匀,再按5 g∶1 L的比例加入荧光有机染料(EpoDye,Struers in Denmark),充分搅拌混匀,此时浸渍剂呈绿色。应缓慢间断地加入浸渍剂,以尽可能使浸渍剂充满土壤中的孔隙。至浸渍剂表面高出土表0.5 cm并基本稳定后,停止加入浸渍剂。静止一夜至待浸渍剂完全固化。
1.2 真彩色图像的获取
用厚度为1 mm的电锯锯出尺度为5 cm(x)( 5 cm(y)( 2 cm(z)土体。沿z轴方向用电动细砂轮研磨土体。理论上,一般近似认为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