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孟子见梁惠王》(人教版选修).pptVIP

2014年高二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孟子见梁惠王》(人教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何必曰“利”    必:必然 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C.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弑:杀害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丢弃 答案:A A项,“必”的意思是“一定”。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D A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B项,“以”,介词,用。C项,“矣”,语气词,表肯定语气。D项,“其”,①代词,他的;②语气词,表婉商语气。 7.下列语句不能表现孟子“义利观”的一项是(  )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B.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C.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D.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答案:C C项是孟子向梁惠王说明卿大夫权势过重对国家的危害,没有直接谈到“义利观”。 8.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直言所谈之利,并不完全是一己私利,这从“利吾国”中可以看出。 B.孟子回答的“大王何必说‘利’?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及时抓住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 C.正是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才说以“仁义”之大利,用来消除惠王所贪图的眼前之小利。 D.孟子认为,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父母,不会不顾念自己的君王,因此,“仁义”足以立国。 答案:A A项,说法不当,虽然梁惠王说的是“利吾国”,但这不能证明他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因为在封建社会,国家是君主的国家,天下是君主的天下。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2)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3)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解析 第(1)句重在句式的翻译,注意其语气。第(2)句重在文言实词的翻译,注意“交”“征”的含义。第(3)句重在词类活用,注意“后”“先”的特殊用法。 答案 (1)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2)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3)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 三、深化扩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②、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③,民乃作慝④。方⑤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太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征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⑥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选自《孟子》) 注:①雪宫:齐宣王出巡时休息的行宫。②转附:山名,可能是今天山东的芝罘山。下面的“朝舞”也是山名。③睊睊胥谗:群人侧目而视,怨声载道。睊睊,侧目而视的样子。胥,都。谗,谤。④慝:邪恶。⑤方:违抗。⑥畜:制止。 点击参考译文 10.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非议 B.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度:法度 C.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 粮食:粮食被消耗掉 D.其诗曰:畜君何尤 尤:突出 答案:D D项,尤:过错。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D A项,“则”,都是承接连词,“就”。B项,“而”,都是转折连词,“却”。C项,“然”,都是代词,“这样”。D项,“于”,①介词,“在”;②介词,表比较。 12.以下六句话分成四组,全属于“与民同乐”的思想或行为的一组是(  ) ①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②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③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④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⑤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 ⑥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答案:C ②表达的是齐景公出游的意愿;③表达的是诸侯朝拜天子的职责。排除含这两句的选项即可。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作方法的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