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顾随“高致说”之思想内涵.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顾随“高致说”之思想内涵.pdf

语文学刊 2010年第2期 论顾随 “高致说”之思想内涵 。刘永超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摘 要] 古典诗词名家顾随从王国维 境“界说”中拈出“高致”一词,并赋予其更丰富更精微之内涵,自铸 而出独立的 “高致说”。 “高致说”在作品内容上 ,追求以真为本 的超脱境界;在作品形式上 ,强调 “不可无心得 ,不可 有心求”的文采之彰;在作家人格上,力主 以“立诚”为核心的心行培养。“高致说”体现 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境 界,弥补了王国维 “境界说”的某些不足,故在诗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顾随;高致说;立诚;不可无心得;不可有心求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861O(2010)02--0046--03 顾随(一八九七至一九六 0年),字羡季 ,别号苦水 ,晚年 综观而论,顾随是不喜柳词的,但他对这首词评价甚高, 号驼庵,古典诗词名家,被誉为 “隐藏的大师”。他为学博大 皆因这首词表现了 “出乎其外”的 “高致”。此外,他赞赏辛 会通,每触类而旁通,遂游刃于万卷,于古典诗词更是灵犀脉 弃疾 《清平月.书王德由主簿扇》中 “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 脉、感发深微,故其论诗说词往往卓绝独见、精彩纷呈。他所 青天”乃 “高情远致,不厉不佻,脱尘俗,透世网”。 标举的 “高致说”便是其诗学思想中的精华之一。 作为一个马祖式的卓然特立的学人,顾随虽然推崇王国 高致一词溯源久矣,盖有二义:其一,极致。如 《汉书 · 维 ,以 “不 曾拜在王 氏门下为憾”,但绝不在王 氏后面亦步亦 萧望之传》云:“号至将军,诚士之高致也。”这是笔者追溯到 趋 ,而是从诗学本身出发,认为王 氏对 “高致”的解释不够完 的关于 “高致”的最早文献 ,此义在后来文献中极少被引用; 善 ,他指出: 其二,高尚或深远的情致 、格调。如裴松之注 《三国志 ·吴 然静安 “出乎其外”一语,吾以为又可有两种解释:一者 志 ·周瑜传》“惟与程普不睦”,引晋代虞溥 《江表传》日:“干 为与此事全不相干,如皮衣拥炉而赏雪,此高不足道;二者若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此义在晋代 以降的 能著薄衣行雪中而上能 “出乎其外”,方为真正高致,情感切 诗词文章中多被采引,亦多用以形容人之品格。至近代,王 而得失之念不盛 ,故无怨天尤人之语。人要在 困苦 中不摆脱 国维第一次将 “高致”作为诗歌的美学术语运用于诗论。他 而更能 出乎其外。 在 《人间词话 ·诗人对宇宙人生》指 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 相对于王国维的观点 ,顾随更强调 “入”与 “出”的辩证关 入乎其 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系,他认为,真正高致须先能 “人”而后能 “出”。即在肯定王 故能观之。入乎其 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此 国维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前提下,强调了“入乎其 内”对 “高致”是强调诗歌要表现深远之致。王国维所论固然深得 “出乎其外”的“高致”的意义—— “情感切而得失之念不盛, 诗歌美学之要 旨,但是,由于他着力标举其 “境界说”,并没有 故无怨天尤人之语”。在此,他将 “入乎其 内”作为高致形成 就 “高致”展开更深入之探讨 。顾随先生慧眼独具地从王 氏 之前提和基础。基于此论,他对李 白诗号称 “高致”之说提出 所论中拈 出 “高致”,并推陈出新地赋予它更丰富更深微 的内 质疑,并且不掩锋芒、一针见血地指 出 “李 白全然不入而为摆 涵,自铸而出独立的 “高致说”。 脱。故虽复古而不能至古,仅字面上复古而已”。“若能出淤 泥而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