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火炉寻凉意 冰蓝星骋访旧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陵火炉寻凉意 冰蓝星骋访旧都   金陵十景之——宫   “说北京是古都,南京人笑了”的确,除了西安,中国历史上作为都城次数最多的城市就要数南京了,而且作为北方“麦文化”和南方“稻文化”交汇的桥头堡,这座背靠长江天险的城市几经战火洗礼,留下了无数人文和历史遗迹。再看看南京城里的地名“鼓楼”、“新街口”、“红庙”……和北京一样的街道名数不胜数,而“皇极门”、“后宰门”这样的地名,听上去比北京的要厚重得多。   在取车的路上,出租司机听说我们来自北京,就满脸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南京城的历史:“建业”、“建康”、“江宁”、“应天”、“金陵”、“天京”,这些个曾用名中,只有“南京”历史最不悠久,是为了与“北京”对应而改的。司机大哥的谈笑风生中,道出了南京与北京间的微妙关系,从明、清一直到民国时期,两个政治和文化中心在不断的权利交替中推动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   看惯了北京故宫的红墙黄瓦和亭台楼阁,天安门的庄严肃穆与太和殿的气势恢宏,再来到明故宫遗址公园,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虽然中轴线上重修的奉天殿,还没有北京故宫的偏殿耳房有气势,但从地上石头铺就的甬路和星星点点的石头房基与石柱底座就能看出,当年北京故宫是严格按照南京的规制“放大修建”的。沿着郁郁芊芊的绿草向四面望去,四周林立的高楼大厦似乎对这片平地特别的尊敬,熙熙攘攘的车流在这里分向左右,保存了大明王朝在这座城市里最后的肃穆。沿着金水桥往前走就是午门,也是明故宫唯一幸存的建筑,它与众多残垣断壁一起,诉说着历史的兴衰。   站在乾清宫的石基上,我胡思乱想起来,如果当年的鸦片战争或平津战役再焦灼一些,或许北京的乾清宫也会和我脚下的宫殿是一样的场景。如果说战争是推动历史车轮的发动机,那么和平就是历史的照相机,能留下那么多鲜活的回忆,让人不至于苦苦思索为下一代描述历史的方法。   金陵十景之——船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众多全国闻名的历史遗迹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而本人认为,最能显示南京在世界历史名城中地位的遗迹恰恰不是那些宫殿和陵墓,而是坐落在下关的龙江宝船厂。那里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也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造船厂遗址,著名的郑和船队就是在这里组建而成的。   当时的明朝政府深知航海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从全国调集上千名工匠来到这里开坞造船,从这里出土的木料来自东南亚各地,出土的舵杆有11米长,出土的四爪铜锚直径接近3米,足见当时明朝的强大国力。据记载,郑和出访的船队有大小船只200多艘,船员2万8千多人。他们从这里出发,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我不禁又胡思乱想起来,如果当时“天朝上国”的冒险和征服精神爆发一下,那早在600年前“日不落帝国”就诞生了。   如今,船坞里的淤泥已经掩盖了这里昔日的辉煌,重新搭建的瞭望台和“复刻版”的郑和宝船组成了“宝船厂遗址公园”的主要景观。与世界各地展现冒险精神的航海主题公园不同,这里成了民俗与传统造船工艺的展示舞台。“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虽然几百年前我们的造船技术已经发达到如此程度,但统治者没有将其用在开疆辟土上,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近代中国因为海上力量的薄弱而饱受欺凌。   金陵十景之——河   世人说起南京之河,必言长江。其实长江仅仅是从南京城边奔流而过,南京的母亲河是号称“中华第一文化名河”的秦淮河。这条穿城而过的小河两岸,从魏晋时期就聚集了江南地区一等一的才子佳人,夫子庙、贡院、乌衣巷、瞻园里,数不清的诗词歌赋传唱至今。颇有意思的是,文德桥连接的秦淮河两岸,一面是王羲之、刘禹锡、谢安、杜牧、孔尚任、朱自清等文豪墨客出没的书香门第;另一面是陈圆圆、董小宛、李香君、马湘兰、柳如是乃至张艺谋镜头里的“十三金钗”出入的青楼红馆。两种文化在蜿蜒数十里的秦淮河上交汇,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之下,碰撞出了风流倜傥、自由活泼的“金陵文风”,影响了中国上千年。   将车停在钓鱼巷外,步行走进秦淮河风光带,满眼的亭台轩榭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河的两岸都是经营袋装小吃的店铺。其实真正体现金陵文化的所谓“秦淮八绝”都是些现做现卖的即食品,那些袋装的茴香豆和真正的名小吃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两岸的商用建筑物也与真正的秦淮文化格格不入。倒是河中挂着大红灯笼的乌篷船与夫子庙里的袅袅香火,营造出了暧昧的气息,看来,最美的秦淮河一定是在晚上。   金陵十景之——寺   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是南朝皇帝信佛,大兴土木修建寺院的景象。作为南朝的国都,南京的古刹名寺自然都是皇家规格的。著名的鸡鸣寺号称“四百八十寺之首”,不光因为它修建在鸡鸣山上,背靠玄武湖和九华山的地理位置,还因为它在佛教历史上显赫的地位。这里是菩提达摩老祖从天竺来建康时的弘法圣地,梁武帝曾四次在此脱下龙袍、换上僧袍出家。   世事变化,沧海桑田,曾经坐落在京城郊区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