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投资剪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投资剪影   提到印度经济,许多投资者脑海中会浮现出印度的外包公司,把印度想成世界的后勤办公室,设有不少呼叫中心,还盛产程序员和电脑工程师。但上述产业在印度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印度的商业机会还有其他的色彩。   1991年,印度开始了经济自由化改革,从那以后,印度成了百万富翁的摇篮。印度股市敏感指数在过去10年上涨了近500%,而在同一时段,美国股市几乎停滞不前。   丘吉尔曾说,印度不过是个“地理名词”。在他看来,“印度和赤道一样,根本算不上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丘吉尔口中这样的一个国家如今却发展得不错。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没有人想象得出10年以后的印度会是怎样的光景。没人猜得到,印度的民主制度居然能坚持60多年(并还将持续更久)。   印度已经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阿格瑞金融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指出,印度平均每天产生47名新的百万富翁。此外,印度还有一些十分有名的亿万富翁,例如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他创办了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还有穆凯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他是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的一把手,曾在孟买建起一座570英尺高的大楼作为私人住宅。这座住宅楼有27层,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内有600名侍从,还有6层楼用作停车场,停有168辆汽车,造价高达10亿美元。   而富有耐心的外国人也能在这里赚得财富。   铃木就是赢家之一。该企业在印度的合资公司印度玛鲁蒂铃木制造了印度约一半的汽车,该分公司还向铃木贡献了约25%的全球利润。本田则是另一位赢家。英雄本田是它在印度的合资公司,正是这家分公司让本田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   而印度若要加足马力,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还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   印度还存在着许多的缺口,那些能填补市场空缺的公司是值得投资的。   实体经济并非如你想   提到印度经济,许多投资者脑海中会浮现出印度的外包公司,把印度想成世界的后勤办公室,设有不少呼叫中心,还盛产程序员和电脑工程师。但上述产业在印度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这些行业的员工人数不超过100万,也就是说还不到印度劳动人口总数的0.25%。印度不寻常的经济中存在大量贫穷、落后的成分。   大部分印度人从事着毫无组织的原始经济活动:在农田上劳作、经营小店铺或路边摊、拉人力车、当侍者、做季节短工等。   印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一点也恰好是投资者和外国企业看好印度的原因之一。   印度的“中产阶级”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规模在5000万人到3亿人之间。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全国的人口。把这些数字整合一下,你就能得到各种令人震惊的结论。   举例说,在2003年,高盛曾对印度做了如下预测。“到2020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将超过英国。到204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到2050年,印度的人均收入将增长至2003年的35倍。”   这看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是几年过去了,印度的经济增速已经超过了高盛这项研究对它的预测。   正因如此,有许多企业想要打入印度市场。美国国际集团(AIG)、花旗银行、百事等企业都在印度市场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领头羊。此外,还有更多的企业努力地想要在印度立足。   尽管如此,前方可谓障碍重重。   就拿印度混乱、腐败的官僚制度来说,在印度,公职人员数量庞大,并且手上拿的是绝对的铁饭碗。腐败现象十分猖獗,甚至已被认可——这在西方人看来十分难以理解。这样的制度造就了种种怪象。以印度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例,把员工数量平摊到公路里程上,平均1英里的公路就有1.25位员工,这样的比例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政府支付给他们的薪酬是市场标准的3倍以上。很多人根本就懒得来上班,反正他们是开除不了的。   印度的官僚机构不但派不上用场,还特别费钱。政府开支的大头都用于供养这些官僚机构。原本可以拿来改善道路、改善电网、改善供水、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钱全部化作了政府官员的高工资。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轻松享有大笔的养老金。   法律体系也是一团糟。问题之一就是随处可见的腐败现象。受贿已经变得如此赤裸裸,法官甚至会开出一张“价格表”。如果你因为毒品犯罪而受到审讯,你需要支付X千卢比,如果你因为杀人而受审,你要支付Y千卢比……法官经常缺席,而且他们的工作时间本来就很短,大概是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中间还有起码1个小时的午餐时间。有统计称,印度10%的资本由于法律纷争而无法动用。   可以说,这些问题根深蒂固。我可以想象要在这里开拓生意该多么沮丧。用宝洁公司印度地区主管的一句话来概括最合适不过:“我在印度经营了30年,我遇到的所有政府官员中,没有一个人真正明白我们企业做的是什么,但他们手中的权力足以让我们的生意毁于一旦。”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