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pdfVIP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1 蔡卫东1张季2欧国腾3刘丽君1 (1.贵州省黔南州森林病虫防治榆疫站都匀558000:2.贵州省黔南州林科所都匀558000; 3.贵州省罗甸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罗甸550100) coelestinum 摘要: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L.)目前的除治与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在入侵与扩散的边 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1r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 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a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 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d后也可减少29%;ld生桉树的替代效果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提出 了采用生物替代的生物工程法,是在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对其实施治理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 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森林保护;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生物替代;除治 coelestinum 紫茎泽兰(EupatoriumL.,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别名腺泽兰,系菊科泽兰属从 生型半灌木多年生物草本植物。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承I哥斯达黎加,1856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到夏 威夷群岛,1875年引到澳大利亚,后逸为野生,随后在新西兰、泰国、菲律宾、缅甸、越南和印 度等地蔓延,泛滥成灾。在20世纪40.50年代从中缅、中越边境传入我国云南南部,20世纪70年代 未传入广西、贵州、四川等地。近30年来飞速蔓延,以每年20.30km的速度向东、向北扩散,现 国内分布范围已达云南、贵州、广西、四川I、西藏、重庆、湖北及台湾等地…。贵州省黔南州的 罗甸、惠水、长顺、平塘、龙里、都匀6县(市)都有分布和危害,面积达2.4万hm2,以罗甸县分 布最广,危害最重,面积达2万hm2。罗甸属于紫茎泽兰传入和扩散的边缘区域,作者在此区域开 展了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除治试验。 1 紫茎泽兰除治及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在紫茎泽兰发生和危害地区,研究控制紫茎泽兰的防治和利用,国内外报道较多。据王永达 图1紫茎泽兰花序 等人归纳总结,主要有生态工程法、生物防除法、化学防除法和机械防除法‘21。强胜等人提出积 rla.com 作者简介:蔡卫东,男,在读农业推r’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E-mail:gzdycwd@si 87 极地将防除和利用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其在饲养上甚至药用上的可能价值,通过发酵脱毒作为饲 料,利用其制造纤维板和沼气等。在宜林荒地和复垦地采用人工、机械、化学防除方法,结合生 态防除措施,阻止紫茎泽兰的侵入,达到替代和复植经济植物的目的【l】。1995年云南省制定了 DB53/T050.1995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仍以机械、化学、生物防治和替代控制等 为治理规范要求pJ。 1.1生态工程法 种植与紫茎泽兰有竞争能力的植物,控制紫茎泽兰的传播和蔓延。如禾本科的臂形草、芸类、 棕叶类野古草、山白草、硬秆子草等,豆科的红三叶草、光叶紫花苔等。以上植物生长旺盛,竞 争力强,覆盖度大,可以阻止紫茎泽兰滋生繁殖和入侵【2J。1995年云南省制定的紫茎泽兰综合治 理技术规范中的替代控制植物有云南松、思茅松、按树、华山松、杉木、果树、茶树、三叶豆、 牧草、饲料作物(芭蕉芋、木薯,)等,控制紫茎泽兰的入侵和危害f3】。陶正安用柠檬桉替代控制紫 代紫茎泽兰研究证明,喜树能够通过根系分泌物改变紫茎泽兰根际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模式,进 而制约其外延【5J。孙劲等人研究在紫茎泽兰成片区,密植速生树和牧草,如直杆桉、楠桉、蕉藕、 白三叶掣6J;张正文等人研究在紫茎泽兰侵害区块状、条状种植皇竹草,能有效抑制紫茎泽兰的 生长发育、籽实传播,还能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有效阻止紫茎泽兰的入侵【J7】;梁小玉等人研究, 在四川种植象草、狼尾草、皇竹草等多年生的优质牧草治理紫茎泽兰,获得了极高的生态、经济 效益fsJ。王重云等对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云南双柏县紫茎泽兰迹地上人工营建的3类替代植物群落 的结构、物种组成与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