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临床应用集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银花临床应用集粹 庞德湘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5) 1概述 沂蒙山的金银花是中药中的精品,是道地药材,史称“东银花”或“济银花’’,与沂蒙山的郯 香附、蒙山全蝎并称于世。沂蒙山地处泰沂山脉南段,境内沂、沭、淮河纵横东西南北,东濒大海, 毗邻安微、河南、河北广柔的中原大地,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出产的五谷杂粮俱为上乘,数百种 中药材,色正、药香、效宏,在中医药史上有重要地位。因为才疏学浅,时间仓促,今天把我对金 银花的部分文献和自己不成熟的认识和大家共享,冀能雅俗共睹。敬请方家指正。 金银花:味甘;寒。归肺、胃、心经。 主要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 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近代中药学名家严正华教授这样写道:本品甘寒,芳香疏散,善 散肺经邪热,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故为散热解毒之良药。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而微恶 寒者,取其散热之功,用治疮痈肿毒,取其解毒之效;炒炭则入血分,以治热毒血痢,则能凉血止 痢。金银花藤作用于金银花相似,兼清通经络风热而止痛,常治热痹等。 本药可以单用,更多的用法是按照中医药辨证论治配伍应用。商品以花蕾未开放,干燥、黄白 色者为佳。内fJl曼-煎汤,10—209: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应该注意用药宜忌,如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2部分先贤论述 《本草通玄》:金银花,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 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 《本草正》: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 成者能散,毒已成者能溃,但其性缓,用须倍加,或用酒煮服,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 若治瘰疬上部气分诸毒,用一两许时常煎服极效。 本经逢原》:金银花,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但气虚脓清,食少便泻者勿 用。痘疮倒陷不起,用此根长流水煎浴,以痘光壮为效,此即水杨汤变法。 《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丹流瘰疬。 生草药性备要》:能消痈疽疔毒,止痢疾,洗疳疮,去皮肤血热。 《本草备要》:养血止渴。治疥癣。 《重庆堂随笔》:清络中风火湿热,解温疫秽恶浊邪,息肝胆浮越风阳,治痉厥癫痫诸症。 3应用配伍 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 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 澧萄等同用。 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 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丝工蔓、连翘、丹皮、 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 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 同用。 349 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 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 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 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4关于其出处的几种说法 有认为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如西南、西北片区高等中医院校试用教 材中药学》(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应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任继东之邀,写一点有关金银 花的小文,特意翻阅数种版本《神农本草经》而不得金银花或忍冬之名,留待后考。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认为是《名医别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及《中药学》教学参 考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最新出版的规划教材《中药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则说金银花最早 出自《新修本草》。丁国明、孙龙川在《金银花临床应用历史沿革探讨》一文中认为, 金银花,首 载于‘名医别录》:名忍冬,因其凌冬不凋故名。宋代《履峻岩本草》始称金银花。(江西中医药1988 年05期) 公元589年南北朝前《名医别录》中记载:忍冬,味甘温,无毒,列为上品,主治寒

文档评论(0)

baihualong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