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第三讲) 主讲:李英帅 2011.3.2 先来复习一下吧 选择题 1.醋炙香附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 2.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 A.减低毒性 B.改变药性 C.增强疗效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 3.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 A.辛味 B.甘味 C.酸味 D.苦味 E.咸味 4.涩味药多用于治疗() A.胃热消渴 B.水肿、小便不利 C.胸胁苦满 D.恶心呕吐 E.虚汗、遗精滑精 A.蜜炙 B.酒炙 C.醋炙 D.姜炙 E.盐炙 5.为了增强药物的活血作用,宜采用() 6.为了增强药物的补肾作用,宜采用() 你说我猜 苦味 请从作用或主治病证描述 淡味 请从作用或主治病证描述 温热药 请从作用或主治病证描述 请在描述中抢答 1.这是一种常用于矿物药的炮制方法 2.目的是为了得到极细的药材粉末 3.方法是借助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反复提取粉末 水飞 1.这是一种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2.能够起到缓和药性或增强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3.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 4.如荆芥炭、地榆炭等。 炒炭 背记表 四气作用背记表 第四章 药性理论 四、升降浮沉 【学习要求】 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 掌握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 掌握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升降浮沉理论产生背景 气一元论 气的基本运动形式 升降出入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趋向性。 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升—上升提举,作用趋势向上 降—下达降逆,作用趋势向下 浮—向外发散,作用趋势向外 沉—向内收敛,作用趋势向内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势,及药物的疗效确定药物的升降浮沉 解表药——病位在表——浮散 止咳平喘药——病势向上——沉降 (三)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 ①四气五味 ②药物的质地轻重 ③炮制 ④配伍 (四)升降浮沉代表药性 升浮——温热——辛、甘、淡 沉降——寒凉——酸、苦、咸 (五)临床指导意义 顺病位,逆病势 升浮——病位在上在表,病势下陷 沉降——病位在下在里,病势上逆 配伍用药 升降浮沉歌诀 药分升降与浮沉,升浮属阳沉降阴。 升浮向上或向外,沉降向下向内分。 升浮发表散邪气,升阳举陷兼透疹。 涌吐宿食与毒物,开窍启闭能醒神。 病位在上与在表,病势下陷升浮臻。 沉降降逆止呕喘,平肝潜阳息风晕。 重镇安神消积滞,通便利水及通淋。 病位在下与在里,病势上逆宜降沉。 气机紊乱能纠正,因势利导建功勋。 气味炮制与配伍,共主升降与浮沉。 五、归经 【学习要求】 掌握归经的概念 掌握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一)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归——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部位,包括经络与脏腑。 例如: 菊花——治疗眼病 (二)归经理论的形成 清代沈金鳌《要药分剂》正式提出“归经” 形成于医疗实践 (三)归经的确定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确定的。 (四)归经的方法 (五)归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 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羌活——归足太阳经——巅顶、项背疼痛 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用药,不要拘泥于单纯的分经用药。 (六)归经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相结合 四气——药物作用对于人体寒热变化的影响 五味——药物的补泻敛散等作用特征 升降浮沉——药物作用的趋向 归经——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七)需要补充说明的几点 关于十二经的问题 归经定位与临床辨证定位的关系 对待归经理论的正确态度 归经理论也有局限 少数中药难以确定归经 归经歌 用药须知有归经,选择定位有专用。 脏腑经络是基础,疗效结果来判定。 六经卫气与营血,三焦脏腑辩诸经。 形色气味为辅佐,药效相同区分用。 脏腑相关莫忘记,一药数经有多能。 同归一经性味异,升降浮沉各不同。 诸多因素要合参,但不拘泥心中明。 六、毒性 【学习要求】 掌握毒性的概念 掌握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 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一)毒性的概念 (二)中药毒性分级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活动一《鞋底的秘密》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 二年级上册.ppt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基础篇(原卷版)人教版.docx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教学课件-花艺色彩原理.pptx VIP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docx
- 新闻传播法教程(第7版)PPT导论.pptx VIP
- 傣族介绍课件.pptx VIP
-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25解析与教学实践.pptx VIP
- TCECA-G 0171-2022零碳工厂评价规范.docx VIP
- 电力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pptx VIP
- 妇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预防专家共识解读培训课件-中心医院.pptx
文档评论(0)